捧腹大笑地慾望了。
第二日下朝後大舅父親自接了老爹前去吏部簽到,後又去了戶部詢問分府之事,孃親則帶著我與二哥前往大哥的狀元府。
所謂的狀元府,是為每界狀元郎提供的臨時居所,其位置位於官員一條街的末端,為兩進四合院,裡面裝修考究極其文雅,以歇山式風格為主,佔地約有800方米左右,分前殿、正殿、兩廂和朝門,尤其裡面還配有長期固定的僕役守著,住著倒也舒適。
進府後見探花郎莫離也在,寒暄過後才知道,原來只有狀元郎才會有暫時府邸的待遇,而榜眼探花等中第學子,只有在分配官職之後才會根據實際狀況再行安排。而一概任命要等到八月份才會揭曉,因此莫離才會暫時客居在狀元府內。
莫離上前拜見孃親後,就熱情的將我們迎進客廳,讓人上好茶後才拱手說道:“弟子知恩師與師母已入京城,卻未前去請安,還請師母代恩師責罰不孝弟子。”
孃親優雅一笑回道:“快些起身吧,離兒能夠慎思慎行,如此甚 好,為上者最恨朋黨結私,所以才有必伐其聚之說。我一個婦道人家雖然不懂多少大道理,但這些還是分得清的,又如何會怪罪於你呢。”
那莫離聞言又道過罪後,才與大哥帶著我們參觀起狀元府來。我看邊上秀蔓一副忍耐模樣,知道她也是許久未曾見過自家哥哥了,就讓她儘管去找去,只是別耽擱一會回驛館。看她歡天喜地的應聲跑走,才微笑著跟上前去,大哥落後一步拉起我的手小聲道:“小妹還是和以前一樣細心周到,只是別太寵壞了身邊人,到時候給你惹上什麼禍事。”我笑著回道:“哪能,他們兄妹也是和咱們一起長大的,稟性大哥也是知道的。”看大哥也是點頭贊同,才笑著與眾人看起了風景。
第三日,老爹起復翰林學士一職,七月底則被升為翰林待詔。雖然龐大的官員系統我還不是很清楚,但從爹孃等人的對話中也知道,翰林待詔雖無品階,但卻算得上是皇帝最親近的顧問兼秘書官,需經常值宿禁中,承命撰草任免將外、冊立皇后與太子、宣佈征伐或大赦等重要文告,素有“內相”之稱。這一職務務求其人學識淵博,秉性剛直,處事更要圓潤通達,同時也可在諸事為皇上提供建議。由於在皇帝眼皮子底下做事,往往在做滿一年之後即可升為中書舍人,接下來拜相的機會自然比其他位子上的官員大上許多。
如此榮寵讓滿朝文武一時矚目萬分,更為巧合的是八月中旬,我家大哥被封為六品翰林應奉文字,雖然狀元郎大部分開始都是坐這個位 子,但讓人遐想的是,陛下的用意難道是要在完成“父子共翰林”的美談之後,再來上那麼一段“一門雙宰相”之美傳?
第四卷 再進京城事 第四章 王府赴宴
然大家紛紛腹議宮中的真正想法,但日子還是得過下 話說: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這些都不是輕易能改變的,尤其是帝后雙雙過問的事,誰會那麼不長眼色去觸這個黴頭。
基於大家對現實的清醒認識,因此朝中一片祥和,而我家被分派來的五進大院,卻成為京城新貴中最熱鬧的宅子。與山州官員不一樣,京裡的官們一個比一個鬼靈精,怎麼可能隨意出頭。最是無情帝王家,誰知道這眷寵能維持多久呢?因此這時候他們的女眷就開始粉墨登場。
話說三個女人一臺戲,這話放到哪兒其實也挺合用,不是說咱們女性這樣不好,只是男人女人各有天賦罷了。即使是以大家閨秀謹言慎 行,三從四德立世的古代,這一諺語還是能用上的。
於是在我家門廳、花園裡總能聽到那三三兩兩的交談聲,若是超過三個以上的,那能量簡直就是相當於一個生化武器的能量。我雖然被孃親勒令在房裡專心用功,但被我派出去的秀蔓與怡卉正好發揮了自己的潛能量,每天小道訊息源源不斷送回來,讓我們幾個在晚上時,以往算是比較無聊的時光也變的歡快起來。
從她們收集回來的這些訊息我整理出,哪家夫人愛俏,哪家夫人最重視自己哪個孩子,哪家夫人明理,哪家夫人小氣,那家夫人背景強悍沒人敢得罪等等。雖然只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但鑑於我十歲後就會被外祖家帶入京城社交圈,提早知道這些總是沒有壞處,由細微處見乾 坤,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才是人生之王道。
雖然孃親離開京城十多年,剛回京城還有點不能適應,但畢竟未出閣前也參加過不少賞花會之類的閨中聚會。其中有幾個閨中密友還嫁在京城本地,因此接待起來倒也順手,又有大舅母在中間幫忙,幾日下 來,上上下下均是打點得體面周到。一派祥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