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造成的損失。市場對這些證券的反應如此看好更進一步慫恿了投資人的槓桿投資,也就是借貸投資,所以債上加債,使他們的債務急劇堆積。
按揭貸款證券化並不是新生事物。2000年之後逐漸演變並爆發成一場危機是三大放松管制政策作用的結果。首先,1999年美國廢除了1933年制定的《格拉斯—斯蒂格爾法》,該法案曾禁止商業銀行參與包銷和出售公司證券等在內的投資活動;第二,克林頓政府決定不對信譽違約掉期進行監管;第三,2004年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下令允許抬高槓杆比率,也就是全部債務和淨值的比率,從10∶1升至30∶1。1992年頒佈的巴塞爾協議和2004年出臺的新巴塞爾協議試圖控制放鬆金融監管政策所帶來的後果,為全球銀行設定最高的槓桿比率,然而“資本”和“資產”的定義歷來模糊,使得銀行可以“博弈”金融規範,把按揭貸款支援證券充斥到資本度量中去,這樣就能解釋銀行為什麼會持有大量的抵押貸款支援債券,因為證券化——也就是將資產轉為證券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出售貸款。8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全球銀行減值將達到萬億美元,美國銀行將面臨預計10 250億美元的減值,英國銀行將面臨6 040億美元的減值,歐元地區銀行的減值將在8 140億美元左右。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危機概述(3)
在金融歷史上,市場對迅速斂財致富的貪戀從未有如此之過,但很少有人能看到這一根基不固的結構依賴的是不斷上漲的房價,一旦房地產市場開始不景氣,這些紙質證券就會頃刻間變成了巴菲特在2002年所預言的“極具殺傷力的金融武器”。9
銀行業危機和金融崩盤
最早顯露危機的是那些最弱不禁風的銀行,也就是全靠短期同業拆借融得資金再去放貸的銀行。2007年8月,法國最大的銀行巴黎銀行不得不中止三項投資基金的贖回,並遷怒於“美國證券市場某類證券的流動性突然消失。”2007年9月13日,英國北巖銀行向英格蘭銀行申請緊急資助,一個多世紀以來,這在英國銀行業界還屬首例。在這之前,北巖銀行提供了為房地產實際價值125%的房貸資金,其中60%都是依靠短期拆借。最終,2008年2月17日,北巖銀行以1 000億英鎊的價格被收歸國有,也是20世紀70年代之後英國的第一次國有化舉動。美國第五大投資銀行貝爾斯登;也曾同樣斥巨資投向次級房貸市場,2008年3月16日轉而被摩根大通公司以12億美元的超低價收購,躲過了破產一劫。美聯儲也提供給貝爾斯登公司一筆資金,以防公司將其所持的抵押貸款支援證券向已經不堪一擊的證券市場拋售。各國政府為了不使本國銀行體系崩潰,經濟出現癱瘓,紛紛踏上了漫長而艱難的拯救之旅。
2008年9月至10月,金融危機使人們陷入了典型的恐慌。先開始是大小機構驚慌失措,凍結了資金流動,接著便是個人投資者人心惶惶,在如潮的利空訊息擊打之下徹底喪失了信心。2008年第4季度,美國著名投資銀行無一例外都開始受到震盪,搖搖欲墜。抵押貸款融資機構房地美和房利美公司由於其股價狂跌不止,9月7日,美國政府出面對兩家公司實行託管,使其免遭揹負12萬億美元的債務。9月15日,美國政府接受了華爾街最著名的公司之一雷曼兄弟的破產申請,據說這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一宗破產案。很多人認為美國政府對身處困境的雷曼兄弟未伸出援助之手,加速了很多企業的退出。遭遇相同命運的美林證券出售給了美國銀行,以防不測。美國最大的金融保險承銷商友邦集團的股價下跌了95%,就在雷曼兄弟被批准破產的第2天,美國政府收購了友邦保險集團的股份,使得友邦保險集團還可以得到850億美元的貸款額。9月21日,世界最大投資銀行高盛和摩根士丹利雙雙申請從投資銀行轉型為傳統的銀行控股公司,使得它們能夠從美聯儲以優惠的價格得到貸款,但必須忍受政府對其更為嚴格的監管。9月25日,又傳來了華盛頓互助銀行的壞訊息,由於高達167億美元的資金流出太快,致使銀行不堪重負,最終也被接管。
整個美國銀行體系離崩潰有多遠?賓夕法尼亞民主黨黨員和資金市場分析委員會主席保羅·肯喬斯基在雷曼兄弟公司倒閉破產、美國銀行幾乎癱瘓之際在電視上發表了一段戲劇性的講話,他稱他幾乎在重複美國財政部長亨利·保爾森和美聯儲主席本·伯南克給他的描述:
9月18日週四11點,美聯儲注意到了美國貨幣市場的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