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7部分

一百九十個郡;衛府直接下轄六百多個鷹揚府;把坐鎮地方手握重權的封疆大吏“一掃而空”;如此一來中央政策的執行效率大大提高;改革程序大大加快;而更重要的是;統一大業得到了加固;不會再出現像漢王楊諒這等直接威脅到國祚穩定的“地方諸侯”了

齊王北上戍邊的目的是不是要仿效含漢王楊諒;做個“一方諸侯”?這顯然不現實;現在軍政分開;即便在邊陲;也是地方行政權歸郡守;衛戍軍權歸鷹揚府;無法大權獨攬。再退一步說;聖主即便授予齊王衛府大將軍職;授予其戰時指揮權;但到了邊陲同樣會被實權軍將們架空;因為衛府統帥無法直接指揮鷹揚府;戰時皇帝會任命武牙郎將、武賁郎將為軍將;統率數個鷹揚府作戰。皇帝只要控制了軍將和鷹揚府郎將;也就基本上控制了軍隊。先帝時期;最高統帥下面都是行軍總管;而一個行軍總管下面都有好幾萬軍隊;總管們的權力非常大;嚴重製約了軍權的集中;到了聖主時期;最高統帥下面都是軍將;一個軍將下面最多也就四五千人馬;少的甚至只有一兩千人;軍將們的權力被嚴重削弱;顯然有利於軍權的集中。

當然;凡事都有變通;前些年聖主為了經略西土;特設了主掌隴右十三郡軍事大權的弘化留守府;留守府雖然是個臨時機構;但只要它存在;留守府的最高長官就手握重權。這幾年因為東征;某些特殊地方鎮戍力量需要增強;於是留守府也越建越多;比如東都留守、西京留守、江都留守、涿郡留守、彭城留守、東萊留守等等;雖然規定了都是臨時機構;事畢即撤;而且不同的留守府;因為具體職責不同;權力也有大小;但只要沒撤消;留守府的最高長官還是大權在握。

依照這個趨勢;當南北關係惡化;整個長城防線都遭到北虜攻擊後;僅靠弘化留守府和涿郡留守府阻御北虜肯定捉襟見肘;不出意外必然要在代晉地區再建一個留守府;而且還是最大的一個留守府;因為大漠北虜南下基本上都選擇從陰山一線發動攻擊;代北自古至今就是南北大戰的正面戰場;所以正面戰場上的軍隊理所當然最多;軍隊的最高統帥理所當然也是權力最重。

以此推斷;齊王顯然是著眼於未來;以暫時的“政治流放”來贏得建功立業的機會;一旦南北大戰爆發;代北成為主戰場;齊王就能成為新建留守府的最高長官;北疆鎮戍軍的最高統帥;接下來他只要守住了長城防線;他就能建下累累戰功;從此聲名顯赫;甚至名留史冊;更重要的是;他能借助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把自己的實力增加到一個難以估量的高度。實力決定了一切;實力越大;他距離皇統也就越近;而利用戰爭來增強自己的實力;以對實力來奪取皇統;才是問鼎天下的“大道”。以“大道”問鼎;敗了;問心無愧;贏了;即便是對手;也是心服口服。

宇文述心生敬佩之意;他不是佩服齊王的勇氣;而是佩服給齊王獻策的那個“高人”。

這個計策堂堂正正;無懈可擊;即便是聖主和中樞決策層裡的那些大佬們;也是找不到反對的理由。

齊王要北上戍邊;要抗擊北虜;要忠君衛國;要捨生取義;要馬革裹屍;如此大義大信;大智大勇;聖主和中樞怎麼反對?拿什麼理由反對?聖主和中樞反對的任何一個理由;都會讓齊王的形象變得更加“高大”;讓自己的形象變得更加“猥瑣”;讓政局變得更加震盪;讓形勢變得更加惡劣;反之;聖主和中樞如果堅決支援齊王戍邊;則能獲得一系列的政治利益;甚至還有意外之喜;比如聖主就能權威大增;危急關頭不惜犧牲自己嫡親兒子的性命去保家衛國;必然能贏得人心軍心;而人心向背太重要了;在大勢面前;即便是對手也不得不暫避鋒芒;如此聖主就能最大程度地挽救中央威權;穩定政局;集中力量應對國內外危機;甚至有可能延緩南北戰爭的爆發;而這個延緩對聖主和改革派來說至關重要;可以說是決定了執政者的生死存亡;決定了改革的成敗;決定了國祚命運。

當然;有利就有弊;弊端是事實存在的;齊王為了建功立業;有可能蓄意激化南北矛盾;加快南北戰爭的爆發;這就可怕了;而更可怕的是;這場南北大戰;齊王無論是打贏了、打平了;還是打輸了;都會給中土帶來不同的危害

打贏了或者打平了;齊王都是功勳顯赫;儲君的位置是不是給他?如果不給他;齊王會不會像漢王楊諒一樣發動兵變?退一步說;就算齊王沒有發動兵變;但他也不會回京;不會自尋死路;他勢必要據北疆而稱霸;公開與中央抗衡。這個隱患就大了;可以預見;他們父子遲早都要反目;都要兵戈相見;大打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