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的兵力猛攻長清。
。。。
第三百一十二章 捨身赴死
張須陀憂心如焚;他不知道中川水以西的戰況;不知道升城、長清是否已經陷落;不知道白髮賊到底投入多少兵力攻打齊郡;另外他還不得不為自己之前的過度輕敵而付出代價。張須陀懊惱不已;早知白髮賊實力膨脹如此驚人;他就應該接受楊潛的建議;收縮防守;據城堅守;而不應盲目自信;禦敵於中川水以外;結果把秦瓊和三千將士陷入覆滅之絕境。
很快;賈務本就帶著三千人馬趕到了沙溝戰場。
此刻;歷城空虛;首府唱起了空城計;而更為嚴重的是;張須陀與白髮賊鏖戰於中川水的訊息一旦傳開;長白山、北海諸賊肯定要做出反應;肯定要下山騷擾。春天到了;糧食危機困擾著叛軍;就算李風雲沒有殺到齊郡;長白山諸賊也要下山擄掠了;北海諸賊也要攻城拔寨了。與此同時;一直與長白山諸賊保持聯絡;始終圖謀渡河南歸的王薄也會做出反應;假若張須陀的主力大軍都被白髮賊拖在了中川水戰場;大河一線的防守日益單薄;則王薄必然渡河南下;如此齊郡將陷入叛軍的三面包圍之中。
賈務本警告張須陀;“齊郡內憂外患;腹背受敵;稍有不慎則有陷落之禍;明公宜速戰速決;切莫墜入反賊陷阱。”
所謂內憂就是三路叛軍的夾擊;而外患則是暗指齊王楊喃;很明顯;外患大於內憂;齊王楊喃一旦控制了齊魯;對東都政局的影響太大了;張須陀等齊魯官員必會被聖主和中樞的憤怒所淹沒。
這一分析來源於楊潛;如今已被齊郡官員所接受;大家的目光不再僅僅盯著叛軍和戡亂戰場;而是看得更遠;想得更多;畢竟伴隨著齊王楊喃的是皇統之爭;是東都政爭;是高層博弈;所以叛軍也罷;齊郡官員也罷;大家都是棋子;而棋子可以捨棄;因此棋子之間鬥得不亦樂乎毫無意義;有意義的事則是想方設法保全自己;在博弈者的激鬥中生存下來。
賈務本的意思很直白;先不要忙著剿賊;先保住自己;保住齊軍的實力;一旦與白髮賊打個兩敗俱傷;最後倒黴的肯定是自己。
張須陀猶豫了;雖然他包圍了沙溝城;但他不能“吃”;他“吃”不下;而且一“吃”就中計;就會陷入叛軍的前後夾擊之中;損失會越來越大;而隨著損失的增大;他救出秦瓊的希望也就越渺茫;最終還是一無所獲。
吳黑闥也看出戰局的不妙之處;謹慎進言道;“長清城內有我們的兩千人馬;還有濟北郡一千多人;加起來有三千多人;這是一個很大的誘餌;這個誘餌迫使我們不得不救援;但我們若想擊敗叛軍;摧毀叛軍的中川水防線;殺到長清城下;付出的代價恐怕還不止三千人。”
吳黑闥說得很含蓄;實際上就是告誡張須陀不划算;與其救援秦瓊;被白髮賊拖在中川水戰場;與白髮賊打個兩敗俱傷;不如捨棄長清城內的三千將士;退守歷城;據城堅守;把戰場主動權奪回來;把白髮賊拖在歷城城下;以此來惡化齊郡形勢;迫使東萊水師出兵支援。
然而;張須陀思考了片刻後;斷然決策;攻擊;向中川水攻擊;向長清城攻擊;即便打得兩敗俱傷;即便腹背受敵;即便損失慘重;即便丟掉了齊郡的控制權;也要救出秦瓊和三千將士;因為他們是自己的袍澤;是自己的部下;是生死與共的兄弟。
“某絕不會拋棄自己的兄弟;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只要某還活著;只要某還有一口氣;就一定要救出自己的兄弟;即便捨身赴死;亦在所不惜”
賈務本不再勸說。吳黑闥也遵從張須陀的命令。他們知道這就是張須陀;如果張須陀退縮了;捨棄了;他就不是張須陀了。
“傳令;黎明前渡河;日出之刻攻擊”
凌晨;張須陀派出的斥候傳回來有用的訊息;他們窮盡了手段;終於弄清了中川水西線的叛軍部署;由南到北;分別是賊帥徐師仁、帥仁泰、孟海公;單雄信和曹昆;而白髮賊李風雲與其主力大軍正在圍攻升城和長清;並沒有部署在中川水一線。
張須陀大喜;他知道叛軍聯盟中實力最強的就是李風雲和他的嫡系人馬;否則李風雲根本沒辦法控制一群桀驁不馴的!賊帥以維持聯盟的存在。只要李風雲不與自己正面對決;則勝算極大;除了李風雲;諸賊誰能擋住自己的凌厲一擊?
這時唐萬仁也向張須陀提供了一個重要訊息;之前叛軍打山茌;傾盡全力的是賊帥孟海公和徐師仁;而另一位賊帥帥仁泰出工不出力;雷聲大雨點小;甚至在天黑之後帶著軍隊退出了戰場。正因為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