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1部分

場他不能輕易涉足;就連黎陽都是這場風暴的關鍵所在;他同樣不能冒冒失失地衝上去。

當然了;崔弘升並不是他的政治盟友;此刻之所以告訴他這些訊息;無非是想讓陳稜做出正確的決策;而這個決策不但有利於陳稜自己;有利於他崔弘升;亦有利於推動這場風暴向聖主所需要的方向發展。

從崔弘升告之的訊息中可以看到;東都這個政治中心目前只剩下了象徵價值;其“核心內容”包括皇城內的中央諸府、宮城內的皇后嬪妃以及文武百官都已轉移至安全地方;如此一來;東都即便失陷了;中央還在;政治中樞也還在繼續運轉;損失已經有所控制;風暴結束後大不了在廢墟上辦公或者於脆再遷回西京而已;如此一來聖主和中樞在政治上就贏得了一定的主動;在軍事可以放開手來打;把東都打成廢墟都能接受。也就是說;這場風暴如何結束其實不在於戰場上的勝負;而在於利益上的博弈;所以現在東都局勢無論怎麼惡化都在允許範圍內;只待各大貴族集團達成了政治妥協;開始收官之戰了;各地救援軍隊也雲集而至了;接下來就是畢其功於一役;一戰而定。

虎牢失陷;滎陽也就岌岌可危;通濟渠肯定要斷絕;這樣就算收復了黎陽;重新打通了永濟渠;也沒辦法把江左的物資運到遼東戰場;所以二次東征肯定不能繼續了;二次東征結束了。既然二次東征結束了;聖主和遠征軍即將或正在返回;那還有必要急吼吼衝到黎陽;與齊王爭奪功勞嗎?當然沒必要了。

風暴爆發前;齊王遠在齊郡;風暴爆發後;齊王風馳電摯一般呼嘯西進;竟然搶在崔弘升的前面殺到了黎陽;而且之前還在東郡擊敗了白髮賊;解了白馬被困之危;由此可見其速度之快;準備之充足。齊王為何準備得如此充足?齊王西進平叛的速度為何如此之快?做為一個深陷皇統之爭中的親王;在如此敏感時期;做出如此敏感之舉動;其動機就複雜了;就不能不讓人以最大惡意去揣測齊王的真實意圖。

崔弘升的選擇是靜觀其變;而靜觀其變的背後則是利用黎陽“困”住齊王;斷絕齊王進京之路。陳稜的選擇也是如此;他只能靜觀其變。

這就是崔弘升兩次主動致信陳稜並告之眾多訊息的原因所在;崔弘升需要陳稜的“默契”;一旦陳稜“冒失”了;改變了黎陽局勢;崔弘升就被動了;就會被捲進更大的政治漩渦。

陳稜下令;考慮到進入黎陽後有一場艱苦戰鬥;需要將士們有充沛的體能;所以決定在姜裡城休整一天;讓連日行軍疲憊不堪的將士們好好休息一下。

又派遣信使趕赴內黃拜見河北討捕大使崔弘升;相約聯手剿賊;共擊黎陽。實際上就是告訴崔弘升;他願意與其“默契”配合。

又急書河陽;告之尚書行省;幽州援軍已進入汲郡;即將殺至黎陽城下;請中央給予指示。言下之意;齊王正在攻打黎陽;我要不要上去支援?如果你中央命令我去支援;那我就名正言順了;不會落人口實、授人以柄了。

陳稜在汲郡邊境停下了飛奔的腳步;而崔弘升看到聯盟軍隊突然撤離;無賊可剿了;於是命令麾下將士“全力”疏浚渠道;確保渠道暢通;也是止步不前。

齊王繼續攻打黎陽城;聲勢很大;打得有聲有色。

河內郡主薄唐煒和武牙郎將高毗重兵駐防臨清關和延津關;密切關注黎陽動靜;得知齊王已渡河趕至黎陽城下後;遂急報河陽。

六月二十;西京留守衛文升率軍趕至華陰;不聲不響地派出親信手下;把老越國公楊素的墳墓挖開了;把楊素的屍骨一把火燒了。

此事一經傳開;貴族官僚無不譁然;把衛文升罵得狗血淋頭。掘人墓;焚人屍骨;本就是天怒人怨的事情;即便有血海深仇;這種事也不能做;人神共憤啊。如果人人都這麼做;那這個世界還有禮法倫常嗎?

衛文升在西京血腥殺人;已經犯了眾怒了;結果他猶嫌不足;到了華陰又掘了楊玄感的祖墳;焚燒了楊素的屍骨;再一次觸犯眾怒。這太瘋狂了;徹頭徹尾的瘋狂了;瘋狂到讓所有貴族官僚都害怕了。人都欺軟怕硬;狠的怕不要命的;現在衛文升不要命了;關隴本土貴族當真忌憚了;再不敢故意設定障礙;蓄意阻撓西京大軍支援東都了。

然而;這件事的影響太惡劣;雖然“惡名”都由衛文升承擔了;但“惡果”卻必定由關隴本土貴族來承擔。很簡單的事;一旦楊玄感殺進關中;必定要瘋狂報復;你掘了人家祖父;燒了人家父親的屍骨;人家豈能忍氣吞聲?衛文升一顆人頭肯定不夠解氣的;所以結果可想而知。關隴本土貴族怒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