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5部分

李渾的攻擊。”李密衝著眾人連連搖手;示意大家不要過多關注黎陽;現在兩地訊息不通;關注了也毫無意義;“新義公(韓世諤)全軍覆沒;必定震動東都;接下來李渾已別無選擇;唯有奮力反擊;未來幾日伊闕戰場必定血肉橫飛;諸君尚需齊心協力;共渡難關。”

李密現在就是這支軍隊的最高統帥;而他的地位首先由“見不得光”李風雲所確立;其次藏匿在李風雲身邊的李珉也積極擁護;再次韓相國已經決定唯李風雲馬首是瞻;既然李風雲要拿李密做“大旗”;他當然沒有異議;樂見其成;之後韓世諤出現了;這位李密的政治盟友初始尚有控制這支軍隊的念頭;但看到白髮李風雲後;便知道這支軍隊的真正統帥是誰了;權衡利弊後也就“見風使舵”;先利用李風雲把該於的事於了;等到楊玄感殺到東都;掌控了大局;如果李風雲依舊不知好歹不知進退;那就不客氣了。

李密有苦難言;在攻打伊闕前;他就被李風雲“算計”了;但他並不是沒有逆轉的機會;他手上還有一張“底牌”;還有伊闕守將韓世諤這個“秘密武器”;他打算與韓世諤聯手;在伊闕口“坑”李風雲一把;反過來“算計”李風雲;繼而擺脫李風雲的控制。但人算不如天算;他萬萬沒想到李珉突然出現了;揭開了他的“底牌”;置他於尷尬之地;如此一來;他和李風雲之間不要說信任了;就連最基本的信用都沒了;不過這樣也好;反正遲早都要翻臉;早翻臉比遲翻臉好。現在李密“認栽”;任由李風雲“驅使”;只是等到與楊玄感會合;雙方力量對比發生根本性變化後;李風雲再想捏著李密的脖子為所欲為就不行了。

李風雲、韓世諤都同意李密的意見;幾個人當即商議具體部署;最後決定;由韓世諤帶本部人馬先到伊水東岸休整;聯盟軍隊繼續按既定部署進行攻防作戰;韓相國的主力部隊迅速北上;於高都城、垂亭一線待命;隨時渡過伊水作戰。

右驍衛將軍李渾率軍於顯仁宮的東南面佈下戰陣;就在他準備向伊闕發動攻擊時;突然傳來韓世諤全軍覆沒的訊息;這個訊息頓時讓他產生了強烈的不祥之感;他當即改變決策;命令各軍團即刻在洛水和伊水之間築起一道防禦陣線;竭盡全力阻御叛軍攻擊東都。

東都再次震驚;一個武牙郎將;兩千多精銳衛戍軍;竟然在伊闕口下全軍覆沒了;這太難以置信了;太匪夷所思了;這可能嗎?這背後到底有什麼驚人秘密?

東都集體失聲;或茫然無措;或驚惶不安;或冷眼旁觀;或幸災樂禍;或磨刀霍霍;局勢波詭雲譎;讓人害怕;令人窒息。

此刻軍方責無旁貸;應該承擔起擊敗叛賊;堅固京畿防線;確保東都穩定之重任;然而;右驍衛將軍李渾卻下令收縮防守;美其名曰引蛇出洞;誘敵出擊;利用地形優勢予敵以重創;以避免攻堅所帶來的不可預料之損失;但他在伊水西岸的一系列軍事部署;卻未能體現出積極進攻之態勢;反而有推動東都危機加速惡化之故意。

樊子蓋終於意識到東都要出大事了;若說之前他從兩京紛繁複雜的局勢中;從崔賾的警告和暗示中;不過有所懷疑而已;那麼現在是深信不疑了;他肯定東都有人要用暴力手段發動一場旨在推翻聖主和改革的軍事政變;可以肯定東都有不少人正在“齊心協力”促成這場軍事政變的爆發;雖然到目前為止;這場危機還停留在表面上;還僅僅侷限於叛賊韓相國攻陷了伊闕;突破京畿防線;但實際上在波濤洶湧的湖面下已是激流湧動;大壩要倒塌了;洪水要決堤了;東都已岌岌可危。

樊子蓋十萬火急奏報行宮;向聖主和中樞報警;同時火速趕赴越王府;與越王楊侗和越王府長史崔賾緊急商討應對之策。

崔賾一如既往;態度明確;堅守東都;固守待援;只待聖主和遠征軍歸來;則局勢必然逆轉;但現在的問題是;軍方是否值得信任?右驍衛將軍李渾和右候衛將軍鄭元壽是否可靠?還有一個更嚴峻的問題;一旦東都爆發了兵變;西京是什麼態度?是什麼立場?如果西京選擇了支援兵變;東都能否堅持到聖主迴歸?歸根結底一句話;若想守住東都;就必須有絕對忠誠於聖主;絕對被越王所控制的軍隊。

目前宿衛皇城和宮城的禁衛軍絕對忠誠於聖主;這一點毋庸置疑;畢竟聖主遠征期間;總要留點絕對可靠的軍隊保護自己的親眷;保護中央府署;保護中土的權力中樞;但是這支軍隊依聖主之詔令;在聖主遠征期間;只聽命於左監門郎將獨孤盛;所以越王楊侗指揮不了這支軍隊;東都留守樊子蓋更指揮不了;既然指揮不了;也就無法利用這支軍隊去執行他們的決策;必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