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徐州賊逃進魯郡上了蒙山,繼而直接影響到了齊魯局勢的發展。徐州賊何以能逃到魯郡上了蒙山?是誰,要讓徐州賊進入齊魯地區?其真正的目的又是什麼?雖然這些問題都沒有答案,但有一點是肯定的,不要指望徐州人。徐州人既然把自家賊人趕進了齊魯,又豈會幫助齊魯殺自家的賊人?
雙方互不相讓,爭執不下。
張須陀一直在沉思,忽然,他伸手衝著秦瓊和張元備搖了搖,示意兩人不要爭了。
“齊軍傾力南下也罷,一分為二也罷,都是被動應戰,事實上我們沒有任何把握逆轉局勢。”張須陀正色說道,“若想逆轉危局,唯有主動應戰,唯有予賊以重創,所以,我們是不是可以將計就計?”
=
∷更新快∷∷純文字∷
。。。
第一百二十二章 我是大俠
《戰隋》最新章節。。。
任城大俠徐師仁出現在汶水河畔,於蒼頭軍轅門外求見白髮帥。
大俠,顧名思義,乃俠義之士,為黑白道所推崇。徐師仁就是這樣一位人物,魯郡地方豪望,能文善武,長袖善舞,在齊魯、河南和徐州三地交界之郡縣大名鼎鼎。和平年代,徐師仁很吃香,上至貴族官僚下至販夫走卒,有困難都找他,肯定能得到滿意解決,俠義之名就是由此而來。
如今局勢亂了,天災**交織在一起,生靈塗炭,但未來局勢如何發展,誰也不知道,大家都把目光關注在東征戰場上。倘若東征打贏了,皇帝和遠征軍凱旋而歸,局勢隨即明朗。不要造反了,該幹啥還是幹啥吧,造反必死。倘若東征打輸了,皇帝權威大損,遠征軍損失慘重,士氣低迷,則局勢就更加混沌了,那些居心叵測者、野心勃勃者會紛紛跳出來,中土可能會陷入無邊的黑暗。
徐師仁就屬於野心勃勃者。他是齊魯人,他和所有山東人一樣,認定山東和齊魯文化才是中土正朔,他以此為驕傲,他年輕時最大的願望,便是希望山東人統一中土、統治中土,然而,最終統一中土的卻是野蠻的關隴人,一群新興貴族統治了中土,中土的老貴族和齊魯文化被這群野蠻人踩在了腳底下,這是對中土正朔的凌辱,是對山東人的打擊,山東人為此悲憤不已,耿耿於懷,矢志要雪恥報仇。
徐師仁認為雪恥報仇的機會來了。以他在齊魯的地位和勢力,當然知道中土遠征高句麗的攻擊策略是“水陸夾擊”。正月皇帝率陸路遠征軍出發了,估計馬上就要渡過遼水進入高句麗國境,只待陸路遠征軍進入高句麗,東萊水師就要擇日渡海,再等到陸路遠征軍兵臨平壤城下了,水師也必須抵達平壤城下,以配合陸路遠征軍南北夾擊平壤城。陸路遠征軍假若沒有水師的配合,攻打平壤的難度就會增加,攻擊時間就會延長,而糧草輜重的運輸亦會成為致命阻礙。
所以,徐師仁的策略是,想方設法混亂齊魯局勢,以阻撓東萊水師渡海遠征,以此來破壞東征。東征敗了,中土陷入深重危機,則山東人必能贏得顛覆乾坤的機會。
徐師仁順利見到了蒙山義軍首領白髮帥李風雲。李風雲久聞大俠之名,待之以禮,很客氣,設宴款待,賓主盡歡。酒酣耳熱,彼此熟悉之後,徐師仁便直言不諱地表達了自己要阻礙東征的想法,希望贏得李風雲的支援。
李風雲當即表態,支援徐大俠的策略。
徐師仁喜出望外,沒想到此行如此順利,楚人並沒有因為地域矛盾而為難他,相反卻清晰地表達了合作的態度。齊楚合作,前景不錯。
“某有一計,可助將軍攻克瑕丘,盡取魯地,讓將軍的實力在最短時間內取得奇蹟般的飛躍。”
四十多歲的徐師仁身材健碩,相貌俊偉,長髯飄飄,談吐不凡,舉手投足間盡顯豪邁之氣,當他向李風雲做出承諾之刻,渾身上下更充滿了激情,給人一種血脈賁張、熱血沸騰之感,讓人不由自主地陷入某種莫名的衝動,對他的信任突然間便多了幾分。
李風雲喜不自勝,拱手致謝,“敢問大俠,計將何出?”
徐師仁當即搬出了各路義軍聯手結盟之策。義軍新起,各路豪帥實力都不強,而起自徐州的蒙山義軍不但是舉起反隋大旗的第一家,更堅持了大半年之久,不論是名氣還是實力,都是各路義軍中最強的,理所當然要做盟主,行盟主之責,承擔其召集各路義軍結盟之事宜。
李風雲一聽就想罵人了。你當我是痴人啊?我已經讓了孟讓一次,忍了你們齊人一次,結果你們變本加厲,變著法兒來算計我。好,既然你算計我,謀我在先,那對不起,當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