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策,如果薛原含怒出手,他或許便可以佔到些便宜。
不過,薛原卻也不是等閒之輩,立時就己識穿了封金江的計策,用言語反唇相譏,反而把封金江氣得直跳腳。
以比武拼鬥來說,他們各用心機,自是理所當然,但是此舉也在無意之中挑起了聽濤閣內幾方勢力的對立情緒。
原本這些江湖門派互訂聯盟,拉幫結黨,都只是為了在“萬易大會”上得到些好處,以便於達成交易,並沒有相互敵對之意,然而經此一激,彼此互相喝罵,卻好像變成了仇敵一般。
或許,這才是那位陸島主發起這次所謂“以武會友”的真正目的。
此時封金江怒氣勃發,大吼一聲:“一劈!”大菜刀直取薛原的頭頂!
薛原斜退一步,閃過這當頭一刀,封金江再吼“二斬!”刀勢疾變,橫斬而來,與先前對付澄智和尚時所用的招術一模一樣。
薛原抽身飛退,反應亦是和澄智和尚相同。事實上“青城六打”中的這一劈一斬,本就十分巧妙的招式,除了閃避和飛退,並沒有更好的應對之法。與澄智有所不同的是,薛原雖然飛退,手中鋼刀卻已立起,提氣護身,準備硬接第三招直撞,此時封金江若還想故技重施,把對方硬生生撞倒,卻是沒有那麼容易。
封金江的第三招卻並不是撞,只聽得他大吼一聲:“三撩!”大砍刀的刀勢一折,竟反撩到了薛原的襠下!
只聽見一聲巨響,兩刀相交,薛原的身形已被飛擊而出,向後直跌了出去!
封金江算定薛原會防他的直撞,在第三招上忽變刀勢,頗為狡猾。薛原雖然也應變不慢,卻終究沒有“青城神打”各招渾成這般迅速,氣力還不及使足,就被封金江大菜刀上的巨力擊飛了出去。
眼見薛原也在第三招上被封金江擊飛,步了澄智和尚的後塵,北首的一眾川境門派中人立時高聲叫好,只不過他們僅僅叫了一聲,便已停住。
只因為薛原身形雖然跌出,卻並沒有摔在地上。他橫飛丈許,右足在閣間的紅漆木柱上一點,竟然象一隻燕子一般轉折而回,反撲到了封金江的身前,刀光霍霍,接連劈出了七刀!
“青城神打”雖然共有六式,卻是以三式為一限。每三招一氣渾成,勢不可擋,但是連發三招之後,刀勢和真氣都已衰竭,就必須換氣蓄勢,方能再戰,這也正是這門刀法的弱點所在。
薛原飛撲而回之時,正是封金江三式發出,要換氣蓄力的時候,薛原哪會錯過這等時機,“七步紅蓮刀”的刀勢展開,一步一刀,連進了七步,也斬出七刀!
封金江先前的威猛之勢已蕩然無存,連連後退封擋,手裡的大砍刀與薛原手中的鋼刀連交了七下,一口真氣卻始終提不起來。到了第七刀上,他終於氣力用盡,那柄四四方方的大菜刀再也抓握不住,脫手掉落,“敦”地一聲插在腳邊的地下,刀刃直入了青磚地板半尺來深,差一點把他自己的腳趾頭切下來!
而薛原的刀鋒已斬到了封金江的脖頸之上,才倏然頓住了刀勢,在最後一刻手下留情,沒有要他的老命。
片刻的靜寂之後,西首的眾人頓時開始連聲鼓譟叫好,而北首的一眾人等則個個面露沮喪,默然無聲。
第二百九十七章 點水十三式
片刻的靜寂之後。西首的眾人頓時開始連聲鼓譟叫好,而北首的一眾人等則個個面露沮喪,默然無聲。
勝負已分,薛原二話不說,收刀入鞘。而封金江只得撿起地上的那柄大菜刀,退回了北首川境門派的酒桌。
封金江大敗而回,北首的各席中又有二人上前挑戰,卻均不是薛原的對手,而東首少林普陀華山**之中,也有一人出戰,亦是不出二十招就敗了下來。
聽濤閣中,三方勢力為奪取“沉虹刀”各出高手,打得頗為激烈,只有南宮奇和華不石他們這一方無人出頭,只當在看熱鬧。他們這六派本就是前來“萬易大會”諸家門派之中實力最弱者,也自知爭搶不過另外的三方,與其招惹麻煩,還不如明哲保身為好。
而華不石本就知道薛原武功深淺,對此情形也早有所料。
這位號稱“大內第一高手”薛大統領,一身“七步紅蓮刀法”已至化境,此廳之中有可能擊敗他的人,恐怕就只有“七大門派”之中的數名高手,旁人根本不會是他的對手。
只不過東、北兩首的“七大門派”的幾位首腦,卻並無出手之意,尤其是那位圓光大師,自從澄觀敗陣之後就垂目而坐,彷彿全沒有把場中的比武看在眼中。
眼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