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惟天有設難,劍門天下壯。連山抱西南,石角皆北向。兩崖崇墉倚,刻畫城郭狀。一夫怒當關,百萬未可傍。珠玉走中原,岷嵋氣悽愴……”這是唐代大詩人杜甫對劍門的描繪。
說起這劍門山,在四川省北部,又名梁山,有劍門七十二峰,峭壁中斷,兩崖相嵌,形似劍門,主峰大劍山在劍閣縣北,劍門山絕壁千仞。三國時蜀將姜維退屯以拒鍾會。即此。
三國時曾設劍門縣,後一度廢,唐代覆沒劍門縣,又設劍州。自古以來,是蜀道的天險,唐代大詩人李白的《蜀道難》,也是詠歎經此而出川的這一條蜀道。
這一條出入四川的通道,有許多地方,都是在懸崖絕壁之上鑿孔,打上木樑,然後在上面鋪設木板,以通行旅,這便是馳名古今的棧道。由於蜀道如此艱行,自古以來,不僅是兵家必爭之天險,也是商賈行旅視為畏途。
在這艱行的劍門山道上,這時正踽踽行來一少年。他看上去不過十六七歲年紀,面目長得十分俊秀,一襲青衫,背揹書篋,向北而行。看他這一副裝束行徑,是一個遊學或赴秋幃的讀書人的樣子。
大約是山行寂寞的關係,他邊行邊吟哦著:“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
他原來吟哦的卻是李白的《俠客行》。一個讀書人卻對李白這首詩如此“偏愛”,到是少見的了。
他的吟誦,突然嘎然而止,因為在這少有人行的山道上,本來是十分寂靜的,可是突然一陣喧鬧的人聲,傳入他的耳朵。他停下吟哦,側耳聽去,有人在恣意嘻笑,在嘻笑聲中夾雜著尖聲呼喚救命的叫聲。
他本來就是一個熱血的少年,天性好鳴不平。此時聽見有人呼喚救命,便不暇多想,拔步便往前趕了過去。
轉過一個山坳,前面有一個數丈方圓的小坪。卻原來是幾個帶著兵器的褐衣漢子,正在調戲一個少女。那少女雖然荊釵布裙,年紀也不過十五六歲,卻是長得十分美麗。此時這幾個漢子圍住她,有的伸手去擰她的臉蛋,有的伸手去摸她的胸脯,有的抱住她要親她的櫻唇,有的還要去扯她的衣襟……他們一邊動手,嘴裡還嘻嘻哈哈地說著十分下流、*、無恥的髒話。那少女面色蒼白,已是釵落髮亂,衣裙不整,一邊用雙手胡亂抗拒著這群惡漢們對她的調戲、褻侮,一邊流著淚絕望地尖聲喊著救命。
在這深山荒嶺,行人稀少,哪裡有人來救她呢!何況這幾個惡漢,身帶武器,一個個凶神惡煞,差不多的人碰上了,又有誰敢站出來干預阻止他們呢!
少女絕望了,她想跳下山崖自盡,也不能讓這些強盜玷汙她。但這些強盜卻把她團團包圍在當中,哪裡會讓她跑到崖邊跳下去呢!
聞聲趕到這裡來的那少年,看到眼前這一幕,他頓時熱血上湧,出於一種天性的義憤,他此時根本沒有考慮自己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讀書人,而且還是一個尚未成年的大孩子,他當下大喝一聲:“住手!”
那幾個惡漢聞聲停下手未,新眼看去,原來是一個書生打扮的少年,一臉稚氣,完全是一個大孩子。
那少年斥道:“光天化日之下,朗朗乾坤,你們這些人竟敢如此大膽,在此調戲良家少女,胡作非為,不怕王法加身嗎?!”
“嘿嘿!你小子胎毛未退、乳臭未乾,蛋黃都還沒有化完,竟敢來過問起太爺們的事來了!不掂量自己有幾兩骨頭!不怕丟掉自己小命!王法?哈哈!給老子們講王法?在這裡,
…1…
老子們幾個就是王法。識趣的快滾,別礙了太爺們尋快活。”說著便轉身又去動手剝那小姑娘的衣裙。
那少年見幾個惡漢又要繼續侮辱少女,不由怒火高熾,大喝一聲:“放開她!”罵道:“你們這些畜生,今天讓我碰上了,這不平事我少爺不能不管!”
他衝上前去要護住那少女,一拳向其中的一個惡漢打去。這一拳,正打在那伸手要去剝少女衣衫的漢子臉上。那惡漢沒有料到這個毛孩子居然敢出手打他,未加防備,所以少年雖然力弱,也打得他一個趔趄,不由鬆開了抓住少女衣衫的手。
這一拳打得他滿心怒火:“龜兒子,你敢打老子!找死哇!”一腳便把少年踢倒在地。緊接著又上來兩個惡漢,三個人一頓拳腳交加,打得少年頭破血流,鼻青臉腫。
那少年是個倔脾氣,嘴裡不停地罵,同時也用手用腳亂抓亂踢,甚至用嘴去咬打他的惡漢,卻沒有半句求饒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