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當然,尤其是這些有關歷史事件的材料。有沒有描述劫焚圓明園的細節資料?
答:有一些這方面的材料。您的問題很有意思。在當時,不論是法國軍人還是英國軍人,都喜歡淡化這段歷史,英國人尤甚。他們經常說,“噢,沒有發生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我們拿的都是些小玩藝兒,不值幾個錢”。
但也有記錄了相關細節的人,法軍翻譯官埃裡松伯爵就是一位。他在其《翻譯官手記》中較為詳細地描述了當時發生的事情。埃裡松當時為法軍總指揮孟託邦作翻譯。
。 想看書來
揭開被西方遮掩的歷史(2)
我認為,我的《洗劫圓明園》一書,是一部上乘之作,因為裡面的材料都是第一手資料,是當事人的手記。為查閱資料,我多次去了倫敦,在大英博物館、維多利亞博物館和國家圖書館查閱了有關文字材料,還看到一些由英軍帶回的實物,但絕大多時收藏是看不到的。
問:您的著作結構緊湊,行文流暢,且易閱讀。您似乎對“遠征軍”的準備階段比較有興趣,因為這部分您用了近250頁的筆墨。
答:我是歷史學家,同時又是記者,就是要用新聞記者的筆觸,表現歷史事件的嚴謹。
這本書較厚,原有800多頁。我向出版社交稿時,還擔心不能透過,因為當時合同上寫的是400頁。出版社負責人看後沒有提出異義,反而覺得這本書可讀性比較大。
我確實在遠征軍抵達北京前的準備階段用了不少篇幅,我覺得這部分內容很有意思。當時英國軍隊有一萬兩千名官兵,法國軍隊有八千名。法國人從土倫港出發,漂洋過海。遠赴中國。首先攻佔了上海。
英國人和法國人的目的略有不同。英國人利用鴉片開啟中國的大門,使鴉片貿易合法化,用以支付其遠征費用;法國人前去是要向中國派遣傳教士,向中國人傳播天主教。
問:您在書中解釋了為什么當時的中國朝廷拒絕西方人進入的原因。
答:中國的皇上自稱“天子”,是世界的中心,是王中之王,其它民族只是其臣民,而且特別鄙視野蠻人。的確,英法聯軍就是一幫野蠻人,他們的所作所為如同蠻人。遺憾的是,這些野蠻人手中有槍炮,又懂得戰爭。這是一次帝國主義的殖民遠征,是以強凌弱的強盜邏輯。法國人,特別是英國人從中國那裡奪取了大量的錢財和物品。這是天大的醜聞!
建議總統歸還“四十景”
問:我注意到您在用詞上的變化。您剛才既用了“掠奪”來的物品,也用了“帶回”來的物品。是不是還存在著某種懷疑,我不是指您而言,而是講在法國的博物館專家們的意識裡。現在有了國家遺產和世界遺產之說。我經常聽到這樣的說法,“噢,這屬於世界遺產的範圍”。
答:這個問題問得好。如果您遇到法國的博物館的專家們,他們會對您說這是戰利品。我認為,這就是掠奪。專家們有可能心裡也這么認為,但不好對您這么說。
問:聽說您最近上書希拉剋總統,希望法國方面將收藏在國家圖書館的珍品“圓明園四十景”歸還中國,能介紹主要內容嗎?
答:確有其事。我是今年八月份上書的。我在本書第419—420頁也提到這一絕世珍品。這些絲綢詩畫出自18世紀的兩位中國藝術家之手,主題是昔日圓明園的四十個美景,是唯一能反映圓明園原貌的詩歌繪畫作品。1860年,杜潘上校將這些景圖從中國搶來,並於1862年2月轉讓給德魯歐拍賣行。最後,國家圖書館收藏了這一絕世之作。
問:您這本書上市後,讀者的反映如何?
答:我聽到的都是讚揚話。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指出書中錯誤之處。讀者認為書的內容誠懇可信,有的讀者給我來信,認為我的祖父一定有大量的這方面的檔案。
(記者董純、肖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