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便沒有調整他。為了把他“帶”出來,何大福多次找他談話,要求他深入第一線,工作抓到實處。他也還努力,起早貪晚確實“好好表現了一番”。可是,畢竟“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來不及了。每天在車間,他只是幫助工人做些下手服務方面的事,甚至有些重活髒活他也主動幫助幹。可是,對於如何加強管理,如何降低黃金消耗,如何提高勞動生產率,如何建立嚴格的規章制度,他很少考慮,也拿不出什麼主導意見。車間需要添置什麼東西,需要處理什麼東西,他只負責簽署“同意賣王志宏”、“同意買王志宏”幾個字,其他什麼都說不出來。時間一長,人們就背地裡叫他“買賣王志宏”。為了提高王志宏的領導素質,何大福連續兩次將王志宏送到市裡舉辦的幹部培訓班進行脫產培訓,可是王志宏不領情,到處說這是在排擠他。更差勁的是,他對廠裡生產工作漠不關心。兩次培訓期間,每星期回來休息一天。他家住廠裡宿舍,可他學習三個月,竟然一次廠門都不進。
籃球場理論:5號下6號上(2)
對這個“扶不起來的天子”,何大福終於決定下掉,換一個得力的幹部當自己的生產助手。可是,當時何大福的許可權只能調整車間主任這一級幹部,廠級領導的任免,他最多有一個推薦建議權。那個年代,你推薦建議理由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