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的人問:“皇上到底是什麼病啊?”
黃元御很是沮喪,說:“龍得鳳脈,無藥可醫,估計怕是不久於人世了。”
這話是什麼意思啊,是說皇上應該是個男的啊,我怎麼診出個女的脈來了,這樣的情況是不好的啊。
皇上一聽,嘿!這位還真厲害啊,居然給診出來了,於是就立刻讓黃元御診自己的脈。
您說這皇上的心眼有多少?
估計此時黃元御同志的心裡一定是百感交集,有種被惡搞後的失落。
但是皇上的病還要好好看啊,於是就再次認真地給乾隆診脈。
診完以後,乾隆問:“朕患的這是什麼病啊?”
黃元御回答:“皇上您不要擔心,您這是小病,本來沒有什麼大問題,但是由於服藥錯誤,本來只有三分病,現在加上七分藥毒,所以才病倒了。我先給您開兩服解毒的藥,把前面誤服的藥毒解去,然後再治療您的那點兒小病。”
乾隆一聽,言之有理,我本來就懷疑這些御醫們開的方子不對路,果然如此啊!
各位您可要記住了,這雖然是麻瑞亭說的傳說,但是這裡面的真實性是很高的,黃元御說的這些話就得罪了御醫,我們看到在真實的歷史中,結果就是如此。
於是黃元御就給乾隆按照自己的思路治療,結果,沒兩天,乾隆皇帝的病就好了。
這下可把乾隆給樂壞了,朕可終於找到名醫了!
皇上是誰啊?天下老大啊!他覺得這個人對自己有用,那就要留下。於是乾隆皇帝下旨,把黃元御同志借調到太醫院工作,讓他做個御醫。
同時,乾隆還在高興之餘,幹了件讓其他太醫很是不爽的事情,乾隆覺得自己的字兒特好,就寫了一個匾額,上面的字是“妙悟岐黃”,讓人就直接給掛到了太醫院的門口。
這皇上高興,喜歡怎麼幹就怎麼幹,可他就沒顧及下面人的感受,您說,這黃元御初來乍到的,一下被空降到太醫院了,還賜了塊匾額,這讓其他的御醫很沒面子啊。
而且,黃元御還在殿上說皇上的病是七分藥毒,三分病,這也太不給大家面子了,這不等於說我們在給皇上下毒嗎?
可以想見,大家對黃元御的態度一定不是很好。
乾隆題匾的事兒可就不是傳說了,這是真的,而且,黃元御確實就此成了讓乾隆信任的御醫,但是,由於工作環境太惡劣了,他才幹了幾個月,就受不了啦。
乾隆下江南
如果讓我們公平地評價黃元御同志的話,我們必須說,這位同志哪點都好,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愛皇上,唯一的缺點就是不大注意同事之間的關係,脾氣有點倔,性格有點孤傲,瞧不上別人。您想啊,連古代的朱丹溪、李東垣他都沒瞧上,那還能瞧得起太醫院的這幫人?
尤其是剛來北京,就碰到了乾隆給他戴了個“妙悟岐黃”的高帽,讓太醫院的這幫人也很嫉妒,結果您想吧,這黃元御在太醫院裡一定是吃了不少的白眼。
剛走入社會,就碰到了這麼複雜的人際關係問題,頭疼啊——這一定是黃元御當時的由衷感慨。
黃元御那個脾氣,能在太醫院裡堅持多久啊?我告訴您吧,他是四月來的北京,結果在十一月的時候,就掛冠而去,浪跡江湖了。
掐頭去尾,一共在太醫院裡堅持了近七個月。
我們已經無法知道黃元御到底是怎麼離職的了,從他後來性情非常激憤來看,他似乎是被排擠出來的。
沒有辦法啊,這裡是個黑暗的地方啊,我一定要離開這裡,不再受任何的窩囊氣了!
估計這是今天任何一個員工把辭職信摔在老闆的桌子上時的想法,當時一定覺得特痛快,但是,痛快過後,痛苦也會跟著來的。
黃元御一定和現在的年輕人一樣,望著茫茫人海,馬上就開始感慨了,天啊,到底哪裡是我黃元御落腳的地方啊?我要到哪裡去安身啊?
十一月份,眼前的景物籠罩在一片蒼茫中,天已經冷了,但是,更冷的是黃元御的心。
他在思考了很久以後,決定不留在北京,因為這裡的人心太冷了。
他把目光,投向了溫暖的南方。
就在這年的十一月份,黃元御動身,來到了南方找工作。
但是,當年南方的工作也特難找,招聘會去了都白去,用人單位都特牛,有時候你的簡歷人家都懶得掃一眼,這搞得黃元御同志很是被動,從兜裡掏了半天的辛苦錢列印的簡歷,人家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