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創立之初,無論如何也不能稱為“末世”呀?此問並非沒道理,問題在於用誰的眼光看社會。清朝新貴的眼中,當然不會把清初看作“末世”;而在明朝的“遺民”眼中,卻是不折不扣的“末世”!朋友們可以翻閱此時期王夫之、黃宗羲、顧炎武、吳梅村、錢謙益、戴震、蒲松齡等名家的著作,不難看出,“末世”的提法觸處皆是。
紅學界關於《紅樓夢》是否有“反清吊明”思想的爭論,至今言人人殊。反對者往往說,曹雪芹生在清朝中葉,出身“漢軍旗人”家庭,不會有遺民思想,說的不錯。但從另一個角度看,誰能否定“好了歌解”、“飛鳥各投林”曲子中的遺民思想呢?這不恰好證明了《紅樓夢》的作者是一個具有“末世遺民”思想的清初人,而不是清朝中葉沒有遺民思想的曹雪芹麼!
2。 一個封建大家族的天倫悲劇
有的朋友可能要問,《紅樓夢》中的寧榮二府最終敗落是必然的,但為什麼要定義為天倫悲劇呢?《紅樓夢》開端,就交代這個富貴流傳了百年的“望族”,此時正處於“末世”,“外面架子沒倒,內囊卻漸漸盡上來了”,不似先前那麼“溫柔富貴、詩禮簪纓”了。書中還借“寧榮二公”之口,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