屍體和太后都無法保護的奇恥大辱,屋漏偏逢連夜雨,百濟聽說高句麗被前燕一陣暴打後,本著趁你病要你命的痛打落水狗精神,傾全國之兵北上,包圍了平壤城。
這次高句麗已經無力對抗百濟大軍,只能退保都城,故國原王也在出城戰鬥時中箭身亡,但部下受到國王戰死的激勵,奮起一戰,最終打退了百濟的大軍。可是此戰後,朝鮮半島上百濟成了第一強國,高句麗也只能名義上臣服於百濟。
此後的高句麗便忍氣吞聲,一連兩代高句麗王都只能暗中積蓄力量,在蜇伏了數十年後,終於迎來了一代英明君主好太王(又名廣開土大王,聽這名字就知道這傢伙是個縮水版的漢武大帝),此人也稱得上是一代雄主,上臺之後就積極整軍備戰,準備一雪前恥。
好太王先是跟慕容鮮卑的後燕帝國交好、稱臣,穩定了西方後全力對南邊的百濟開戰,經過十幾年的戰爭,終於打敗了百濟,重新奪回了朝鮮半島的霸主權,然後又把目光轉向了遼東。
當年慕容垂建立的後燕帝國傳到慕容寶之手,多次與好太王交戰,勝少敗多,但總體上雙方也只是在遼水一帶拉鋸,最後好太王佔據了遼水以東的遼東,而後燕則穩穩地控制著遼西。
此後好太王在佔據了遼東之後轉而繼續向南征服百濟與新羅,當時日本的前身倭國也開始對朝鮮半島有了想法,在這一時期大規模地渡海攻擊百濟,強行把百濟變成了自己的殖民地與屬國。
好太王幾次與倭軍大戰,終於驅逐了倭軍,成為了百濟和新羅的宗主國,名義上一統朝鮮半島。
好太王終於完成了幾百年來歷代高句麗君主想要達成的心願,而好太王(廣開土大王)也無疑成為了高句麗歷史上最偉大的一代大帝,在39歲的英年早逝,後來開始在朝鮮流傳起來的跆拳道有三十九招,就是為了紀念這位偉大而傳奇的一代帝王。
好太王死後,他的兒子長壽王高璉知道自己沒有老爹的本事,於是把目光轉向了鞏固內政,經營朝鮮半島上,還把都城從遼東的丸都遷回了平壤。
公元409年,後燕被北魏擊破後,遼西一帶的慕容鮮卑故土由燕國宗室慕容熙建立起了北燕這個小國家,建都龍城,後來北燕的實權被作為權臣的漢人馮跋篡奪(嶺南馮盎的祖先)。
北魏立國之初,一代大帝拓跋燾征伐四方,北燕不能抵擋,末代皇帝馮弘率三四萬戶軍民渡過遼水遷入高句麗,北燕滅亡。
馮弘到了高句麗後還不安份,想重複當年衛滿入朝鮮時鳩佔雀巢的歷史,一方面派人(馮盎的伯祖父)到南朝劉宋去尋求支援,另一方面準備靠著手裡的人篡奪高句麗的王位。(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