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百零一章 朝堂論兵〔一〕

在西岸的潼關乃是天險,就算楊諒能靠突襲一時僥倖佔領蒲州,也不可能靠著他的那支缺乏重灌備,更缺乏攻城材料的王府衛隊攻下潼關。”

“所以陛下真正要防備的不是楊諒趁這機會突襲打入關中,而是要防楊諒趁機割據北齊故地,北連突厥,形成持久的混亂。”

“如果我們不能在半年以內剿滅楊諒的叛亂,那麼各地有野心的勢力和盜匪們就會看到希望,一旦群起而響應,就不太好對付了。”

楊廣點了點頭:“確實如此,那麼依楊尚書的意見,該當如何處置?”

楊素抬起了頭,雙眼之中的目光炯炯有神,大聲地說道:“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朝廷的兵馬必須主動出擊,要向天下人作出一個姿態:朝廷對付這場叛亂是有準備的,也是有勝算的,一旦在蒲州或者潼關痛擊了叛軍的先頭部隊,那大局就可以穩定了,剩下來的就是防著楊諒狗急跳牆,北聯突厥這一件事啦。”

楊廣“哦”了一聲,眼光落在了站在右首第十個的長孫晟身上。

在這次的驚天鉅變之中,長孫晟雖然一度態度搖擺不定,但最後還是倒向了楊廣一方,現在楊廣初登位,需要穩定人心,所以也沒有追究長孫晟以前離他而去的事情。仍然讓他統領右屯衛的部隊,以示對其的信任。

長孫晟一聽到楊素提到突厥,心裡“格登”向下一沉,知道再也無法象上次那樣保持一個面子上的中立了。果然緊接著,楊廣那火辣辣的眼光就落在了自己的身上。

他在心裡飛快地盤算了一下,站出了佇列,沉聲道:“臣願意為陛下分憂,只是現在臣的長子長孫無乃正在漢王楊諒的手下擔任王府庫直。臣按律應該回避,以免惹人非議。”

楊廣一聽到這裡就馬上說道:“長孫將軍,你歷來對國家都有大功,在這次朕的登位過程中也充分證明了你對國家,對朕的忠誠,朕相信你不會因為自己的兒子來背棄國家的大義,現在是國家的危急存亡之時,還請你靠千萬不要推辭拒絕。”話語雖然親切,但卻暗暗地透出一股殺機。

長孫晟心裡暗暗叫苦,這次的仁壽宮變自己一直是持觀望態度。一直到了最後才勉強倒向了楊廣,楊廣嘴上說充分相信自己的忠誠,實際上的意思是你長孫晟上一回沒強烈支援我,這次就是你最後的機會。

至於提到什麼因為兒子而背棄國家的大義,更是殺機四伏的一句話,長子長孫無乃現在確實是在楊諒的手下,但其他的四個兒子和自己的妻妾卻全在大興城裡,要是這回不能讓楊廣滿意,那自己的全家都要人頭落地了。

所以楊廣的話裡透露出事的真意應該要這樣解讀:長孫晟,你以前背棄過我楊廣。上回仁壽宮變時的表現也不怎麼樣,這次是你最後的機會,要是再不好好忠心為朕辦事,你在大興的全家老小都別想活了!千萬別拒絕朕的安排!

於是長孫晟咬了咬牙。臉上換了朗聲道:“臣長孫晟領旨謝恩,願意接受陛下的一切安排。”

楊廣臉上微微露出了一點笑容,轉瞬即逝,現在還是在大喪期間,按禮制是不能夠表現出自己的喜悅的,他轉向了楊素。問道:“以楊尚書的意思,安排長孫將軍何職為好?”

楊素看了一眼長孫晟,道:“老臣以為,可以授長孫將軍為青州總管,命其假道突厥大利城,先曉諭啟民可汗不得幫助楊諒,再去青州,徵召青州冀州兵馬,討伐楊諒。”

長孫晟看了看楊素,暗罵楊素老滑頭,表面上看是給了自己一個權勢可比當年尉遲迥的相州總管,看上去給了自己充分的權力,實際上自己跟李子雄一樣,也成了單車上任的刺史,一不留神,說不定半道上都能給殺手刺客黑了。

而自己現在手上掌握的右屯衛五萬大軍,也會名正言順地轉入到楊素的手裡,作為他討伐楊諒的先頭部隊,這樣一來,一定平叛順利,楊素又會是首功之臣。

唯一靠譜的就是到了大利城後,跟啟民可汗的老交情可以保自己的安全,到時候借個幾千突厥騎兵護送自己到青州不是難事,只要在突厥想辦法逗留半個月左右,一般來說這場戰爭也能分出勝負了吧。

長孫晟正在想著未來的變數,耳朵裡卻鑽進了楊廣那親切的聲音:“長孫將軍,對楊僕射的這個安排,你可滿意?”

長孫晟哪還敢說半個不字,連忙一拱手,聲如洪鐘:“臣長孫晟謹遵陛下的聖旨,願為國出力,肝腦塗地也在所不惜。”

楊廣滿意地點了點頭:“那就這樣定了,長孫將軍可以先行準備一下,安排一下右屯衛大軍的交接,虎符先轉給楊僕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