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一體,不但無劍氣,更無人身,只剩天地人結合後不著一物的心靈。
烈陽金光下,兩隻神駿大鷹相互追逐著,箭矢般劃破高空,鋪展的羽翼不斷切開如瀑陽光,投下的陰影在朝陽臺疾速遊走,忽然從嶽不群臉上掃過……
茫然飄蕩在天地虛空的心靈穆然一動,自然而然的抽離出來,恰似躍出水面的魚兒再次撲通沉入水中。
心靈意念返回肉*身之中,五感六識的種種資訊紛至沓來,霎時間‘我’的概念也再次牢牢充斥心頭。
“呼……”
嶽不群長長吐出一口氣,不知不覺間由神奇的內呼吸轉為外呼吸,視線投向仍在碧空遨遊追逐的兩隻大鷹。
有意無意間,雙眼猶如望遠鏡的一般將大鷹拉近,幾可看清大鷹腹下的每一撮兒細碎軟羽的毛絲……
甚至,嶽不群還隱隱感覺到兩隻鷹兒散發著一種濃烈的情緒……
那並非鳥兒翱翔碧空的自在之樂,反而更像是就要乾柴烈火的青年男女!
這一刻,即使不看兩隻鷹兒的體型區別,嶽不群也能清晰感覺出哪隻是雄,哪隻是雌……
這是以前從未有過的奇妙狀態——不僅僅與茫茫宏觀上的宇宙虛空,還有具體微觀上的自然萬物,都似無限拉近距離般親切,生出玄之又玄的微妙感應。
偶然一低頭,嶽不群的視線恰好投向山腰處小徑上,正在疾步下山的長子守乾、次子平之及封不平一行人。
似有意似無意間稍稍凝神聚氣,嶽不群只覺自己的精神意識沿著視線、清風、陽光乃至腳下的險峻山體等等有形無形的媒介,同時延伸到他們身上……
儘管沒能聽到他們的交談聲音,但靈覺杳冥中嶽不群卻似隱約知曉他們在說什麼,著實奇妙得令人難以置信。
直至此刻,嶽不群始能確信,自己真正臻至媲美‘道心惟微’、‘禪心空明’、‘劍心通明’的神奇妙境。
當然,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嶽不群也不是今日才晉入如斯境界,而是在前些年截劍道大成,就隱隱有晉入新天地的感覺。
只可惜,此間世界除了東方不敗,再無人可與他真正論道或較量,以致二人在修煉之時,更像是各自摸著石頭過河,前路如何走純憑各自冥冥中的直覺,到了何種境界也無明確對比。
無為而為,絕非虛言!
只在每三年一次的黃山約鬥,二人才能盡情交流,相互驗證,在修正各自的道路之時,亦在比鬥中透過精氣神的碰撞和感應,吸收對方的一部分智慧結晶,從而使前路更為明晰。
因此,前些年嶽不群雖然懷疑自己已然晉入類似‘劍心通明’的劍道妙境,但苦無對比,卻又不能肯定。
直到前些日子,他終於下決心六年後與東方不敗生死一戰,並開始著手安排後事,斬斷種種牽掛……
儘管在現實中,諸多事務只是剛剛開始實施,未見成效,但在嶽不群的精神層面,下定決心本就是不折不扣的破除了種種貪戀,心靈解開層層無形枷鎖,愈發深入天地間某一神妙層次。
這才有了近些日子的頻頻天人交感,獲益匪淺,甚至開始‘覺醒’此境界的種種神奇靈覺及感應異能。
不由地,嶽不群肯定了自己從前的一個猜測,類似‘道心惟微’、‘劍心通明’的境界其實是個模糊的概念。
修持到此種境界,可以因緣際會來形容,各人的緣法不盡相同,在此境界的感受與收穫亦不盡相同,恰似眾人觀察某一神秘莫測的事物,因觀看方向及思維方式的不同,各得此物神奇之一隅,自然不盡相同……
而且,此境界若能劃分深淺級別的話,以前截劍道大成之時,嶽不群就不知不覺間達到此境界的初級階段,但因心靈深處仍舊放不下種種牽掛,處於種種無形迷障之中,未能體會到此境界的真正玄妙,而近些日子邁入放下牽掛的程序,心境大有進益,他已是進入此境界的中級階段。
嶽不群有種預感,今後六年中,隨著他的種種謀劃一一實現,相對應的種種心靈負擔一一徹底卸去,他的心靈會在此境界不斷深入,直至六年後與東方不敗決戰的前一刻,他的心靈會徹底達至此境界的圓滿狀態,無時無刻不在天人交感。
屆時,他若能在決戰中獲勝,天人合一,破碎虛空再非妄想。
“不過……同屬這一層次,但獨屬於我自己的心境與‘劍心通明’頗有不同,或者說兼有玄門‘道心惟微’和劍道‘劍心通明’二者的某一部分玄妙,不妨喚作‘劍心通玄’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