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外傳來大隊騎兵的轟轟蹄聲,立時抽出馬鞍上又厚又寬的重劍,喝道:“結鋒矢隊形,預備衝陣!”
身後十一騎立時分列為左六右五,與最前面的史萬歲構成箭頭狀陣型。
快馬加鞭,風馳電掣間,十二人離著山溝口僅餘十數丈,同時亦聽到山溝外左側傳來的馬蹄聲愈發震耳欲聾。
“兩百餘騎!”
史萬歲根據蹄聲,暗暗斷定道,只盼其中不要有太多高手……
與此同時,溝外齊軍騎兵最前方的中年領隊亦耳朵抖動,微微皺眉,便即偏轉馬頭,帶著騎隊向著溝口正前方十多丈處馳去。
對方十餘騎都是好手,馬兒亦迅快,封鎖溝口已來不及,反不如直接截擊對方。
“呼呼……”
溝口山風獵獵,涼爽中帶著馬臊味。史萬歲諸人甫一逼近溝口,便即看見對方騎隊的劃弧截擊之舉,當即各個低伏馬背,一邊向右偏轉馬首,同樣劃弧規避,一邊緊握兵刃。
“殺啊……”
齊齊吶喊著,雙方均清楚的看見對方面上的猙獰表情,嗜血的目光……
十數丈眨眼即至,一眾一寡兩隻騎隊狠狠交錯而過的一瞬間,兵刃撞擊聲嘈雜煩悶,史萬歲一口氣連劈七劍,乾淨利落的將齊軍騎隊最前方的五騎斬落馬下,卻也反震的手臂痠麻。
閃電般衝出數丈,他無需回頭察看,僅憑耳聞馬蹄聲,便知身後十一騎此時還剩八騎,不由暗暗吸氣。
此次潛入齊軍控制區偵查,包括他在內的十二人,均是驃騎大將軍裴矩麾下中低階軍官中的新銳,各個身負武功,戰力不俗。
若是與普通兩百騎兵對戰,第一波衝刺理該全無損失才對,怎會折了三人之多?
唯一的可能就是,對方也是精銳騎兵,且夾雜著不少好手!
“轟轟……”
損失了二十餘騎的齊軍騎隊在慣性之下,繞過一個大弧後,緊追在史萬歲等人後方一百五十步外。
疾速賓士之中,隱約可見諸多好手在顛簸不休的馬背上,敏捷而熟稔的摘下馬鞍上的角弓,張弓搭箭,瞄準放箭,動作近乎一氣呵成。
“嗖嗖……”
數十支勁箭破空呼嘯,直襲史萬歲等九騎的背心或馬臀……
………………………………………………………………………………………………
山坡密林中。
“鏜!”
半空刀劍交擊,勁氣翻卷。
石之軒藉著反震之力,斜斜飄退到一株大樹的橫枝上,劉桃枝則倒翻一個斛鬥卸去力道,旋身飄落,腳踩一株矮樹的冠叢上。
瞧了瞧不遠處緩緩圍攏逼近的上百齊軍銳卒,石之軒微微一笑,對劉桃枝道:“你就這麼任由他們湊過來送死?”
劉桃枝微微皺眉,冷哼一聲,卻知對方說的沒錯,他們這個等級的交手,單單勁氣餘波已可震死周遭三五丈內九成九的普通銳卒,當即撮嘴發出一聲尖嘯。
包抄過來的上百銳卒聞得尖嘯,稍一遲疑,便即徐徐退去,在對面的山坡上遙遙觀戰。
劉桃枝再次打量一番石之軒及其手中漆黑劍胚,沉聲問道:“大周第一高手,‘劍神’裴矩?”
“不錯!”石之軒微微頷首,反問道:“你是魔門兩派六道中哪一宗的?”
劉桃枝沉默片刻,終是答道:“魔相道!”
“噗嗤……咳咳!”石之軒突然一笑,差點兒給口水嗆到,失笑道:“就算要效仿法家,也該是制定刑律,可不是行刑的劊子手啊?”
劉桃枝聞言,不由沉默不語,似乎人生中頗有一番狗血滄桑,乃至懷才不遇,無奈之下偏離初衷等等。
魔相道的傳承比較雜,但核心仍在法家,根基卻在策士,在行事手段上與縱橫家有異曲同工之妙。
事實上,古時諸子百家的出色人才,均是根據自己的學術思想和政治主張,為個人或學派的功名利祿,朝秦暮楚,見風使舵,卻又熟諳縱橫之術,憑藉機謀智慧、口才辭令,四處奔走遊說,周旋於政治集團之間,為諸侯徵城、掠地、殺人、滅國出奇謀劃妙策。
此類人統稱為謀臣策士,然而出身淵源卻很雜,囊括縱橫家、法家、名家、兵家,甚至儒家、墨家、陰陽家中亦有博學之人熱衷此道。
而真正的法家傳人,精通律法僅是標誌之一,前提卻必須是擅長出謀劃策的謀士,否則根本難以得到君王的重用,又何談權傾天下而變法、製法?
魔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