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宋國的水軍戰船,至少一半都是從大復高價進口的,延津口被魏國人佔據,等於是斷了開封與黃河水系的聯絡,開封府雖然多糧草,但兵馬卻不多,如今延津口一被攻佔。等於斷去了開封與外界的聯絡,想守住開封就需要從各地調兵,三王突然造反,並引魏國兵馬北上,附近監視三王的十萬禁軍幾乎一個照面就被廢了,殘餘的兵馬節節敗退,東南路倒還有二十萬兵馬,卻是要看顧山東,以及附近的幾個異姓王。魏國突然北上,直接切斷了宋國南部東西的聯絡,而開封府附近可用的兵馬,除了二十萬禁軍外,就是三王兵馬,但三王的態度卻有些曖昧,加上四周各國兵馬蠢蠢欲動。趙匡胤只能想辦法從黃河北面調集禁軍南下馳援開封府。
但這裡就出現一個大問題,延津口被燒燬的不光光是水軍,還有大量的運輸船,而且失去了這麼一個重要的渡口,開封通往黃河的水路被切斷,而隨著戰事的爆發,商人趨利避害的本性,也導致兩岸之間的交通大受干擾,而宋國內部的各大船行,大部分都被大夏商人把持著,想要借用船隻,趙匡胤就需要大夏的幫忙。
宋國四方館,這裡是宋國用來招待各處來的使臣的,而在四方館所在的街面上,也就是四方館不遠的地方,則有一個氣派的大宅院,大夏與宋國建立盟友關係也有好幾年了。在上一次張祿造訪宋國的時候,張祿就向宋國表達了在宋國建立一座大夏使館的請求,以用於兩國長期的交流之用,宋夏兩國正處於蜜月期,這點請求自然恩准了,而且建造使館的費用全部都是大夏承擔,宋國只要撥出一塊地皮就成,經過數個月的建造,在四方館旁,就修建起了一座闊氣的大夏使館,佔了足足小半條街道。
大夏在外建立使館,除了具有一定的交流作用,更多的卻是用來收集情報,並招募一些宋國的文士。奇人,武人等人才,以輸入大夏,開封府位於中原腹地,經過數年發展。早就成了一座繁華的巨大都城,趙匡胤,趙光義兩哥兩對開封城的建造可謂是投入了巨大的心血,所以開封城雖然沒有大夏天之城的那般大氣碎礴,卻也是一座了不起的龐大都市。開封城歷經五次擴建,一層套一層,如果從天空俯瞰,就會發現開封就好像是一個,口套著一個口,規模恢宏無比,而大宋風氣開放,所以也是商賈雲集之地,來自周邊諸侯的商人都會匯聚到這裡購買和販賣各種貨物,所以這座龐大的城市擁有著讓人炫目的人口基數,人口超過五百萬的巨型大城。
張祿從四月離開大夏,就到了開封府,掄起繁華,這裡絲毫不差大夏皇城,甚至猶有過之,大夏雖然國力強盛,但是卻有一個,致命傷,那就是偏居東北蠻荒之地,掄起疆域。大夏足有四個宋國大,但搶起人口基數,這個倍數正好反了過來,而以大夏的工商興盛的局面,人口經常成為大夏自身發展的瓶頸,而宋國卻沒有都沒有這個問題,只嫌人太多。人才也太多,宋國每年科舉舉考,雲聚才學之士數十萬,那場面,在大夏卻是看不到的,大夏的官員這幾年好一些,但前些年,基本上懂的點字的都會委派一個官吏噹噹,那叫一個“窮酸”
在大夏使館內工作的使部官員很多,辦公的書吏更多,本來一個與宋國進行聯絡的使館,有個三五個官員。十來個書吏都嫌多,畢竟使部的人平日裡也沒有多少事情可做。悠閒的很,但大夏使館卻是不同,光是帶有大夏封有官銜的官員就有四十餘人,而每一個官員的下面都有十來個書吏文員,如果算上雜役,以及大夏派駐保護大夏官員的三百計程車卒,這一個使館內部居然有不下千人之多,平素這些花銷就是一個,龐大的數字。
日頭西落,一輛豪華的四馬拖拉的馬車緩緩的停在了使館前面,自有廝上前拉開車門,放好腳梯。不到四旬年紀的張祿從車內走了出來。張祿在開封府內也算是一個人物。樂善好施的美名更是在文人雅士之間廣為流傳,為了完成為大夏網路人才的任務,使部每年都有一大筆活動經費,這也讓使部的官員成了開封城內最豪爽的人,因為他們的豪爽,也著實為大夏輸入了不少有才學卻在宋國無法得到
張祿回到大夏使館的後院,房內卻早有人等在裡面,張祿看到平常幾乎不讓人踏足的後院多出的人卻沒有太多的詫異,這個平靜的後院看似幽雅,院內一目瞭然,但實際上。這後院內卻是殺機重重,擅自闖入連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而能進入到這院內的,自然也是在大夏具有很高地位的人。
邪也,大夏靈樓七衛之一的首領,向來是皇帝直接指揮的暗部,也是凌駕在蝶樓和軍事情報司之上的一個“秘密組織,平素神出鬼沒,但每一次出現卻都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