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晚上的事了。
“要不晾在我那裡吧,潘先生在電報裡說的,他要坐運我們第一家廠裝置的車過來。”楊楚生又說。
那些裝置,就是他們從這邊賺的錢買的,這樣,潘先生能不動心嘛。反正吧,已經是夏收的時候了,半年以後就是改革開放的時候到了,到時才讓當官的,想想他所走的路子怎樣。
“好吧,我來收吧,她們都在忙,你別動手。”桂香嫂說完了,朝著他看,然後自己走進知青們的宿舍裡,其實她自己的宿舍,不也一樣晾曬著這種衣服。
楊楚生看了也差不多了,先往大隊走。
又是一個收穫的季節,村邊的水稻,都已經是金黃一片,過兩天,紅光大隊也要開始夏收。
村婦們最樂了,在大隊幹部們的帶領下,搶著在港商還沒來之前,將整個村莊打掃得乾淨點。
差不多了,按照楊楚生說的,港商來的時間,差不多也就是下午四五點鐘的時候,才下午兩點,一大排腳踏車從公社就往紅光大隊踩。
“楊楚生啊!”統戰部長看見他就大聲喊。這個不倒翁雖然一直在縣城,但總共已經向這個知青哥,開了五百斤稻穀的白紙條。
楊楚生就笑,其實這老頭姓什麼,他已經忘記了。握完手又笑著跟一個五十左右的女人再握,連縣婦聯主席也來湊熱鬧。
按照級別,羅書記還得楊楚生跟五六個握完手,才排到他。現在嘛,也別說誰跟誰,他是正職,楊楚生是副的,都是公社級別。
今年有不少女知青,接待人的事,她們比村姑當然懂得多。紅光大隊的美女就是多,桂香嫂最美,不認識她的人,也都認為她是美女,這個廠長,眉宇間透出的是清秀美。
“楊書記,有車來了,兩輛!”大旺這傢伙突然從外面跑進來就喊。
還是兩輛日野,在製衣廠坐著的官員們,也跟著楊楚生往外面走。
兩輛日野慢慢開進廠裡,不過第一個從前面一輛出來的,讓卻官員們都張開嘴巴,楊楚生也張開嘴巴,十四娘也來了。
這十四娘也是來看看的嘛,下車了,抿著嬌豔的雙唇,先朝著楊楚生笑一下。
怦怦怦,不知道多少個官員的心跳在加快,感覺下來的這個女人,一笑之時,那種豔,總之婦聯主席不敢跟她對眼睛。
十四娘笑盈盈,當然得做個樣子了,將手先伸向楊楚生。
潘先生也從第二輛車下來了,又讓官員們吃一驚。這港商吧,大家都在想象著,應該有個港商的樣子,卻不想一下車,連聲喊著“楊先生好!”然後還伸出雙手,緊緊地跟楊楚生握著。
這搞什麼?官員們真的不懂,要不是楊楚生獨個向潘先生和十四娘介紹,分散了他們的注意力,這些人還不知道要驚愕到什麼時候。
“嗯,我車裡有三五!”潘先生握手完了,看楊楚生掏出大前門,又急忙說。
十四娘也有帶,當然是給楊楚生的了,又讓官員在傻眼,兩個司機,兩個負責裝配機器的技術員,每人過關的定額能帶三條香菸。六個人總共就是十八條三五,都往楊楚手雙手上放。
“這些是我們現在這個工廠的新進裝置。”楊楚生將香菸轉給桂香嫂,朝著官員們介紹。然後又對潘先生說“到車間裡看看!”
這一班人走進車間,幾個到過香港的村姑,還笑著跟潘老闆打招呼。
“嗯嗯,就她們生產的速度,每月就三十多塊人民幣?”潘先生還小聲問楊楚生。
楊楚生就笑著點點頭,也問“這樣的生產速度,不比香港的工人慢吧?”
“不慢,但我聽說過,這邊的工人幹活就是拖拉。”潘先生還笑著說。
“那是公家的工廠,我們這裡跟香港一樣,做多少就拿多少工資。”楊楚生說完了,走到外面,看工人們卸完機器沒有。
十四娘也走到楊楚生身邊,小聲笑著說“比我來的那次還熱鬧。”
“你怎麼也來了?”楊楚生也小聲問。反正他跟潘先生和十四娘在小聲說話,沒有人會走到他們身邊,都懂的,可能香港老闆跟他在商量啥。
“看我們的廠呀,我才是老闆。”十四娘也開一句玩笑,然後又往工人們的身邊走。
楊楚生看著差不多了,走到羅書記跟前說“羅書記,可以請柳書記到招待所了。”
要打電話給柳書記,就讓這姓羅的打,楊楚生還覺得他自己能省事,這羅書記卻以為他是在尊重他。
“你們要怎麼走?”打完電話的羅書記,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