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9部分

,所播出的話題,都是十一屆三中全會。有四個字楊楚生聽了笑,領導們聽了還感覺新鮮,就是改革開放。

楊楚生聽著高音喇叭,又笑一下,騎上腳踏車。十二月份的北風,颳得田裡還在收芥菜的村婦們,頭髮沒有一個整齊的。

“楊書記,要上班了?”正在砍芥菜的秋月嫂,直起腰就大聲問。

“沒,柳書記要來,我到工廠那邊等她。”楊楚生笑著說,腳底用力還是趕緊溜吧,有好幾個村婦都直起腰,要不走,這芥菜園裡,可全部都是村婦們曖昧的話題。

跟潘先生合作的工廠,裝置已經全部安裝完畢,正在做最後的除錯。楊楚生的腳踏車衝進廠裡就笑,不用看見什麼人他都會笑。這家廠可以容納三百多名員工,在平縣這種只有輕工業的縣來說,已經擠身於大廠的行列。

嘿嘿!楊楚生才一進,呼啦啦一大幫知青跑過來了。現在他們兩個廠,已經建起五十間知青宿舍,都是三層的土木結構樓房,每個房間,可以住四五名知青,五十間,再擠一點,可以容納三百名知青。

現在他們的知青,已經有兩百多人,不單是紅山公社可以回城的知青,別的公社一些知青,也想往他這裡跑。雖然知青們都巴不得回城,但到楊楚生這邊不也是工人,待遇比城市的工廠還好,知青們為什麼不留下來。

“哈哈,楊楚生,什麼時候開工,我想當工人都想急了。”一位從別公社過來的女知青笑著喊。

“元旦舉行剪彩儀式,就可以了,放心,春節的時候,最少有一個月的工資給你花。”楊楚生一說,知青們就笑。

熱鬧的還有村裡有空的社員們,這一個廠裡,最醒目的有兩樣,一是樓房,別說是紅光大隊,整個紅山公社,就連公社裡面也還都是平房,而且還都是舊的。

這第二件嘛,楊楚生也感覺爽,就是一輛進口的豐田人貨車,這是潘先生算是送的吧,以工廠的名義,並不是紅光大隊的。這些知青和紅光大隊裡面,也才楊楚生會開汽車,人貨車也是輕巧得不行,開起來就是爽。

楊楚生看著人貨車就爽,以後他要到濱海市,就可以自己開車了,哈哈!

桂香嫂和馬瓊珊都在,現在她們兩人已經分工,馬瓊珊就是跟十四娘合作那一家的廠長,這個新廠的廠長,就由桂香嫂扛了。

“還沒來呀?”桂香嫂走出辦公室裡就問,現在這俏村嫂已經跟他有過夫妻間的那種關係了,不過在別人的面前,她還是不敢表露。

“差不多了吧。”楊楚生笑著,拍一下人貨車,真的爽。

桂香嫂看他的爽樣,也是抿著嘴巴笑,無意中眼神還給一個嬌嗔。

社員們的目標,卻對著那些三層樓房在羨慕,水筍叔笑著說“我要有錢,就建一幢這樣的。”

“快了,你家今年一分紅,錢也差不多了,不夠的跟村裡人借一點。”楊楚生也笑著說。

“哈哈哈……”這些社員們都在笑,這話他們聽起來就是希望。

“楊書記,能不能幫我搞些工業證,我家還沒腳踏車。”貴喜也笑著問。

“我想辦法吧。”楊楚生點著頭,現在紅光大隊,就今年下半年,一下子就新買了十多輛新的紅棉牌腳踏車,這也是讓其他大隊的社員們羨慕。

這裡面還在樂,突然桂香嫂小聲說“來了!”

柳書記騎著腳踏車來了,這美婦書記後面還跟著好幾位,一進門全部兩眼發亮,看楊楚生旁邊的那輛人貨車了唄。好傢伙,進口的,這可是全縣最好的了。

“柳書記好!”楊楚生笑著喊,然後伸出手。

“好好,大家都好!”柳書記將手伸向楊楚生,笑著跟大家打招呼。然後又將手伸向桂香嫂和馬瓊珊。

柳書記嘛,也是要到紅山公社,順路就在紅光大隊做一個停留吧,可以這樣說,就這幾天什麼廣播電臺,報紙這些所熱鬧的內容,全部都是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內容,而重點也就是改革開放這四個字。

領導們是很清楚,雖然改革開放,對於他們來說,還是相當不清楚,但確實是國家的政策,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也就在此時,已經有聽說了,有些省份的地方,已經公開地搞起跟楊楚生所搞的一樣,就是聯產承包,這一些,讓領導們也會想起楊楚生已經搞了三年了。

總之吧,領導們都有這感覺,楊楚生的路子,是提前走對了。不管怎樣,其實現在紅光大隊,在縣領導眼裡來說,比紅山公社還重要。所以柳書記到紅山公社,中間在紅光大隊做一下停留,也是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