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楊楚生,趙書記當然更有印象,有他一個小知青,能幹出這樣成績的印象,也有因為老戰友,而對他更加有印象。
哈哈,要見省委書記,楊楚生啥都沒帶,只有他寫的報告。
呼……,軍用吉普開出幹休所,這幹休所裡,也就只有一輛,還不是給這些老幹部用的,郭副書記算是借的吧。也還別說,這種車想要進入什麼地方,也比較容易。
真麻煩,最少楊楚生覺得,他要是能當省委書記,誰想要見他,根本就不用這樣麻煩的嘛。進門了,還得到保衛部登記,然後到了領導宿舍區,還有戰士在站崗。
終於見到趙書記了,挺客氣的,趙書記笑著伸出手,握完了,拍著楊楚生的肩膀說“又見到你了!”
這趙書記的愛人還挺稀罕似的,也跟楊楚生握手,然後笑著說“跟他這年紀的時候,我們還在鑽山溝。”
“哈哈哈,現在也是革命,只是,現在的革命,比我們那時候還更難。”郭副書記也笑著說。
趙書記在笑,挺有感觸的說“是啊,現在的革命,需要頭腦,更需要文化知識。”
楊楚生就只是笑,什麼打仗要打仗的知識,發展經濟要經濟的知識這話他可不敢說。
趙書記笑著在點頭,當然會問起楊楚生,他們的生產啥的。
楊楚生就挑正題的“我們已經在開始秋收,但就是有一個問題,豐收了,社員卻在為存糧發愁。說真正的,支援國家建設,農民們都有這個心,但也不能讓他們做出太大的犧牲。”
親孃的,這話連趙書記的愛人聽了,也在看丈夫。她當然會想紅軍時代,還有三年最困難時期,全國人民勒腰帶的情景。那時候吧,人們的想法,可沒有眼前這個小夥子複雜。
楊楚生也清楚了,現在還是動不動,不分青紅皂白,胸脯一拍,明明沒有把握,也敢來個下定決心,去爭取更大勝利的時候。反正吧,當官的都習慣了聽樹雄心的話,他這種話,可能趙書記聽了也有想法,但沒這樣說,他這份報告也沒寫的必要。
趙書記卻是在點頭,也說“你說的話,我能理解,不能老是單靠決心,就什麼事都能幹出來的想法,不是說,你寫了一份報告嗎?”
楊楚生就拿了唄,將那個裝著報告的信封,雙手交給趙書記。
“都是你們大隊社員的簽名?”趙書記一開啟信紙,看著一個個名字還有一片紅紅的手印就問。
“我本來是不這樣搞的,但社員們一定要簽名。”楊楚生也說。
趙書記心裡還是挺有想法,他看過這樣的信不少了,戰爭年代,那種誓師大會寫血書,每一封血書都是充滿著激情。但這封蓋著紅印泥的報告,其激情程度也不亞於戰爭年代的那些,因為這些農民,簽下的,其實是坐牢的風險。
這屋子裡,一時間卻變成特別安靜。三個人的目光,都在看著趙書記看報告時的臉,楊楚生也感覺心跳有點加快。
應該說吧,這樣的一封信,如果經過正常的渠道,不但不能落到趙書記手裡,可能還會引起軒然大波。這也是楊楚生想來省城的原因,他就這樣交給趙書記,就是人家認為這是嚴重的投機倒把,也不至於有什麼事。
趙書記的臉色也是越來越凝重,有幾次,還抬頭看一下楊楚生,然後又低頭繼續看。
終於,趙書記抬起頭,搞下老花眼鏡,看著楊楚生,慢慢將報告摺好,這樣的問題,一時也讓他說不出話。
楊楚生也不用再說什麼,他要說的理由,全部都在報告裡面。現在是趙書記的表情有點凝重,屋子裡的空氣,也好像凝固了一樣。
“楊楚生,你給我的印象,就是喜歡吃螃蟹,而且喜歡第一個吃。”趙書記可能也是感覺氣氛太過嚴肅了,才這樣說的。
“因為我是最基層幹部,能早點了解到農村的情況。我們經常說,窮則思變,但都窮成這樣了,應該也到了該變的時候了。”楊楚生也說。
一邊的郭副書記老在看這個小傢伙,也驚訝了,這傢伙夠有膽,而且表情和說話也夠老練。
趙書記也在看著這小傢伙,現在變與不變,連國家最上面的,也充滿著激烈的茅盾,有人主張變,有人卻不贊成。笑著說“楊楚生,你的報告也讓我難堪啊,說實在的,我也跟你一樣,感覺應該有所改變,但形勢不允許啊。”
楊楚生眨著眼睛,聽這趙書記的口氣,他這一趟省城之行,算是白跑了?一急起來也說“備戰備荒為人民,但我們的糧食儲備,現在還只限於公社以上糧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