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的白色的確涼上衣口袋,也放著大前門,先抽他一根再說,掏出菸絲就說“郭書記,先卷一根。”
“我這裡有。”許書記一說,趕緊掏出大前門,每人都得一根是不是。
“郭書記,如果等到晚造,還要冬種,春節過後也就要下雨了,來不及。”楊楚生吸一口煙說。
有道理,郭副書記點著頭。
楊楚生又說“現在改造,這些田改造完了,還趕得上冬種。”許書記也在點頭,感覺還是郭副書記經驗老到,剛才沒有跟他一樣,說得那樣的語氣。
“那你們的副業呢,打算怎麼搞?”郭副書記看著水雞叔又問。
楊楚生也有想法,趁著現在,還是勸一勸郭副書記,這位老幹部,折騰不起了。搶先就說“郭副書記,不能那樣搞呀,不能讓社員們每戶養三頭豬。”
這話在一個縣委副書記的面前說,膽子真太大了,許書記又一次瞪起眼睛。這每一戶農民要頭三頭豬,不是縣裡的號召,而是公社自己搞的。不過這樣也好的嘛,這就叫響應縣革委會的號召。
郭副書記抬起手,示意許書記先別說話,然後說“這是政策,是縣革委會所有成員一致透過的,楊楚生,你是剛剛從勞改場出來的。”
“我知道,但這樣搞,要是幾個月後政策有變呢?農民怎麼辦?到時候,號召大搞副業的人,要怎樣向農民交代?”楊楚生因為急,也顧不了分寸了。
這話說得兩位領導都在瞪眼睛,水雞叔和水筍叔卻在著急。
“政策是剛定下來的,怎麼會有變?”郭副書記還是老幹部了,也少了一點性子。
“肯定變,如果我沒說錯的話,秋收以後就會變。”楊楚生這話說得並不小聲了。
誰都會奇怪了,楊楚生不會神經病,為什麼會這樣說呢?
“郭書記,發展是肯定要的,但不要那樣高調,要不到時候,肯定又有一些幹部下水。”楊楚生這回說得小聲點了。
“你說政策肯定會變,總得有理由嘛。”郭副書記的心裡也有觸動,他們這些剛起來不久的,聽了都會有觸動的。
“就是這樣,不管有沒有道理,政策肯定變。”楊楚生就分析了唄,最後就這些話。
許書記聽得額頭見汗,這個楊楚生,這些話要在公開場合說,那是反革命還得加上現行。
“那你們大隊呢?怎樣搞了?”郭副書記又問。
楊楚生也不怕了,就說了。
不會神經病的嘛,郭副書記暗自在想,這個方法真的好,相當靈活,可以說是可攻可守,合情合理。
“老許,我想再歇歇,累了。”郭副書記突然說。
“那我們到田地瞧瞧。”許書記說著站起來,外面還有十幾個在等著他們呢。都是明白人,感覺郭副書記還有話跟楊楚生說。
果然,現在只有他們兩個了,郭副書記也掏出大前門,問道“楊楚生,你什麼意思?”
“郭書記,你別這樣了,抓起農業就行,副業這一塊,能不過問就別過問,以你的身份,政策一變,搞不好就是首當其衝。”楊楚生小聲也說。
這小傢伙,聽起來是在胡說,但其中卻有一些真的說到人心裡了。郭副書記點著頭,也明白這小傢伙的用意。
“楊楚生,你們這樣發展的方式不錯,但你不要忘記你剛才說的話,到時政策沒變,那你也會犯錯誤的。”郭副書記說著站起來。
楊楚生笑了,也感覺夠了,他一個重生的,能讓農民不損失嚴重,能讓這位他很敬重的老幹部安全,他就感覺到值。只是他的話,人家要不要聽,這個他真的沒辦法。
第91章 死不悔改
楊楚生說的話,郭副書記和許書記會信嗎?反正縣裡大力抓經濟的會議繼續開。
但是卻有一個讓郭副書記不得不暗自歎服,這時候,多勞多得,按勞取酬的方式,卻突然冒出來了。各地都在大力推行這種方式,想起來,楊楚生的頭腦還真的超前了。
上面的檔案,也並沒有說每個農村家庭一定要養多少頭豬,幾隻鴨。這是任務的時代,好像任務一下,全縣的經濟增長,就已經成了定局一樣。而且,也將這種發展,跟農業學大寨掛上鉤。
好傢伙,這一下子也出了笑話,豬苗一下子成了奇缺動物,幾乎可以這樣說,有幾個公社的農民,現在最需要的,就是三隻豬崽。
紅光大隊的社員們,找豬崽都找得眼睛發綠,吳擁軍忙了,這傢伙整天往社員家裡跑,反正整天就聽到他的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