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部分

自己賺錢還讓他高興。

水筍叔心裡也佩服這個小知青,他這個辦法,也是在大集體之下,提高生產的最好辦法了。

“不過有一個麻煩,就是肥料不夠,這肥要是施完,最重要的,就是多積些肥料,第二次施肥期就可以用。”楊楚生一說,旁邊的幾個社員還感覺怪,這小知青,好像對種田也挺內行的。

水筍叔吸了一口煙,搖搖頭說“不行,得趁著雨季還沒有真正到來,修理水溝。”

楊楚生抬起眼又說“修水溝也可以用承包的方式,比如這一段水溝就五個工,包給五個社員,半天能幹完也是每人是一工,他們要幹兩天,也是一工。這樣省下來的人,就可以到縣城找肥料。”

水筍叔聽到承包兩字就心慌,還是搖搖頭。

“嗨,我們還是照樣的集體勞作,就是公社知道,最多也就批評兩句。”楊楚生這樣說,心裡卻在嘆氣,確實不能怪農民不會變通,都怕了。

“好,就這樣辦!”水筍叔也主意已定,還朝著楊楚生說“早造要是收成好,我跟大隊建議,這個生產隊長你來當。”

一邊的白雪,鵝臉蛋還變得短一點,因為在偷笑。這傢伙要當隊長,還不知道要怎樣折騰。

第10章 渡江偵察記

清明的季節,雨也會越來越大,前幾天還是那種無聲的細雨,今天一大早,這雨就大了起來了。這樣的雨,也使得辛苦勞作的農民們,能夠休息。因為這種天氣,也不適合給田地施肥,自家的自留地,更不用澆水。

住著知青的祠堂裡,漸漸也成了村裡人沒事的時候,聚集的地方。本來這個祠堂就是村民們沒事會來的地方,現在又有個漸漸跟社員們打成一片,也讓他們感覺到與眾不同的楊楚生。再加上村裡的年輕人,特別是村姑,都喜歡往這邊跑,這祠堂都要成了紅光大隊最熱鬧的地方了。

特別是村姑們,也別說紅光大隊,其他地方也一樣。村姑們最喜歡的就是知青,先別說他們有文化,這年代文化根本就沒用。最喜歡的就是他們有口糧,反正這年代口糧就是最重要的,往往人們要說一件東西的價值,不是說值多少錢,而是說值多少稻穀。

桂香嫂和秋月嫂也都來了,一個是沒有孩子,比別的村婦清閒點,而且年紀也還小。另一個是來幫楊楚生收拾一下的。

秋月嫂一來,就往楊楚生鋪底下鑽,大聲就喊“你一個知青,要這東西幹嘛?”說著,拿著那個宋代葵口碗。

“別別,秋月嫂,其他的東西可以不要,這三個瓷器你可不能動。”楊楚生急忙抱住那個東西,其他的人都在笑。

桂香嫂也笑著問“你拿這些東西有啥用?”

“反正有用,最少半夜尿急就用得上。”楊楚生能說什麼,就亂說唄。

這好笑了,村姑們都樂。桂香嫂原來瞪人的時候,那眼神也特別好看。

劉雪貞臉上的一對酒窩陷得也挺深,大聲說“是用來無聊的時候,擂胸脯的。”

村姑們一下就笑,桂香看劉雪貞在整理東西,突然發現有奇怪的了,還走到劉雪貞那邊,小聲笑著問“這是什麼呀?”

劉雪貞“咯”一下就笑,小聲也說“是我們戴在這的,你還不知道呀?”說著,指著自己的上身。

桂香嫂挺好奇的,她真的不知道,女人還有用這玩意。反正她孃家的,包括嫁到紅光大隊,從來就沒有看到女人的上身,還戴著這種東西,好像兩個碗似的,她還感覺好笑呢。

“為什麼要戴呀,你們城市的女人,都戴這種?”桂香嫂又奇怪地問。

劉雪貞邊笑邊說,反正就覺得好笑,這種東西,農村的女人還不懂。

“我試試!”聽劉雪貞的解釋,桂香嫂也來了興趣,站起來拉上布簾,然後將衣服往上一掀,笑著說“幫我戴上。”

“咯咯咯……”,劉雪貞又感覺好笑,是幫她戴上了,不過太小。這桂香嫂雖然還沒生過孩子,但前面確實太豐滿了。劉雪貞還羨慕呢,從來沒有戴過的,粉粉嫩嫩的一對,卻還能這樣挺。

“雨停了!”有外面洗頭的白雪,大聲就喊。

“停了好,反正不出工了,就休息一天吧,要不要打撲克?”孟躍進一說,從書包裡拿出撲克。

“還不如到縣城看電影呢。”一位村姑小聲嘀咕。

“對對,我已經有一年多沒到縣城了。”桂香嫂也大聲說,因為她的年紀,還沒一些村姑大,當然也有她們一樣的喜歡熱鬧。

這年代別說農村,就是縣城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