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百七十三章 初涉朝議

堂口切語黑話裡也帶上一句“左青龍,右白虎”,這句話可不是胡編亂造,只是用歪了地方而已,這句話出自《易經》,“左青龍震卦,右白虎兌卦”,一文一武,把收保護費欺凌弱小的行徑粉飾得跟朝廷似的,令人不得不為上古神獸悲哀。

太極殿內朝臣們站的位置也是按照這個規矩,這是嚴格的禮制,連帝王都不可逾越分毫。

商議國事時,遇到拿不定的事情,李世民的第一反應便是偏過頭,先問長孫無忌,長孫無忌說完後,李世民再問房玄齡,而這兩位便是朝中文臣之首了,如若長孫無忌和房玄齡二人的意見有分歧,李世民第三個問的人卻是褚遂良,最後才是三省六部官員和御史臺。

長孫無忌一直保持著淡淡的微笑,房玄齡則面無表情,李世民每次垂問時,長孫無忌都從來不推脫,有問必答,哪怕與房玄齡意見相左時,長孫無忌臉上的笑容也從未消失過,沒有想象中的爭吵,更沒有臉紅脖子粗的對罵,幾位宰相之間氣氛和諧,談吐文雅,道縱有歧亦不失君子之風,端只看表面的話,大唐朝堂是李素所知道的最文明的朝堂,當然,僅限於文臣之間。

至於武將們,李素看過他們一眼便覺得很無語了。

大唐的戰神李靖不出意外的告病缺席,武將以李績為首,後面是程咬金,牛進達,尉遲恭等開國老將,文臣們商議國事時,武將們通常是不說話的,除非李世民點名問到了才出來說幾句不痛不癢的建議,其餘的時候便是面無表情,目光呆滯地站在人群裡,安靜等待下班回家。

粗略觀察過一遍以後,李素對大唐朝堂大致瞭解了,然後李素特意朝長孫無忌多看了兩眼。很有意思,與李素所預想的差不多,唯一沒想到的是,長孫無忌在大唐朝堂裡的分量居然如此重。

正在思忖時,朝臣中又站出一人,這個人李素不認識,但他稟奏的事卻令李素忽然提起了精神。

“陛下,安西都護府都護,涼州都督,西州刺史郭孝恪急奏。”

李世民眼皮都不抬,淡淡地道:“奏來。”

“貞觀十七年臘月,西域焉耆王龍突騎支反叛大唐,率兵三萬攻打西州和安西都護府,被郭孝恪擊潰後,焉耆敗軍四散,龍突騎支投靠西突厥,並率部佔據絲綢之路西端三百里,凡過往西域使節商旅者盡皆搶掠屠戮,西域諸國動盪,商旅畏之甚也,絲綢之路幾近中斷,郭孝恪多次率兵出擊掃蕩,但龍突騎支慣於遊擊,王師至便遠遁,王師退則復來,郭孝恪率部數次清剿,所費錢糧彌巨,而收效甚微,遂請奏陛下,決斷王師行止。”

聽到奏報,李世民終於動容,兩眼漸漸睜大,目中忽現煞氣。

“焉耆?朕記得貞觀十四年,侯君集率部掃蕩西域,滅了高昌,西域三十六小國皆上表請罪歸順,龍突騎支也是上表歸順的諸王之一吧?為何短短數年他們便反了?郭孝恪可知原因?”

“陛下,在貞觀十七年之前,焉耆確是我大唐藩屬,但是貞觀十六年,焉耆王龍突騎支與西突厥將軍阿史那屈利聯姻了,從此以後,龍突騎支便慢慢倒向了西突厥,最終公然反叛。”

李世民臉色愈發陰沉,聞言不由冷笑:“好,叛得好!朕待爾如金蘭,爾視朕為敝履,朕豈能再容你!”

長孫無忌的微笑終於消失,偏過身肅然道:“陛下,焉耆國位處絲綢之路西端,扼守東西要道,若然被叛軍所佔,絲綢之路恐將徹底中斷,從此大唐便與西域斷了往來,長久以後,恐西域諸國不服我中原漢土王化,日久離心,如若西域諸國再聯合起來擰成一股,對我大唐不大不小也是個威脅,臣以為,我大唐當迅速出兵平定。”

李世民的臉色已變得鐵青,渾身竟氣得微微發抖。

李素站在朝班裡,見李世民這模樣,不由有些奇怪,只不過是個小國叛亂,李世民為何氣成這樣?

細細一想,李素終於想通了。

李世民久有東征高句麗之心,甚至已提前開始佈局準備了,這次焉耆的反叛,後面甚至牽扯到大唐的宿敵西突厥,出兵平定是必然的,而且可以肯定這一戰的規模不會小,而李世民東征的計劃也因為這件事而徹底被打亂,所以如此生氣也是情理之中的。

長孫無忌的提議得到了大多數朝臣們的贊同,尤其是程咬金等武將,更是一個個兩眼發光,對他們來說,戰爭是他們的職業,也是他們升官晉爵的機會,以大唐如今戰無不勝的威名,一旦大唐出兵,大勝還朝是毫無懸念的,那時自己的功勞簿上又將添上重重的一筆,所以聽到這個訊息後,武將們紛紛喜笑顏開,高興得跟過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