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人民解放軍駐紮此地,開始建設這裡,八一鎮也因此得名。

八一鎮很小,但是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今天的八一鎮已經成為了一座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新興城市。因為主要對口的援建地區為廣東和福建,所以這裡的街道也多以廣東和福建兩省的城市命名,像廣東路、福建路、深圳大道、中山大道、韶關大道等等。寬敞的柏油路上,計程車、小巴士、摩托車,還有一些私家小轎車自由而有序地行駛著。

街道兩旁的綠樹環抱著整座城市,現代化的大橋、五花八門的廣告牌、嶄新的居民區、賓館、公園、酒樓、超市、會展中心、醫院、網咖、影劇院、咖啡廳、茶樓、城市雕塑一應俱全,真不愧是西藏的“小深圳”、“小廈門”。

作為林芝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商貿中心,八一鎮也是進入墨脫必經的第一個中轉站。我們帶去的大部分捐贈物資都將暫時存放在墨脫縣政府設在這裡的辦事處,由政府統一派車送入背崩。

到八一鎮時,已是8月26日下午4點多,背崩小學老校長仁青羅布站在門口一直等著,我將朋友的信鄭重地交給老校長,如釋重負一般,鬆了口氣。

仁青校長為這所學校付出了人生最寶貴的三十年。從最初的25個學生,到現在300多孩子;從只有他一個老師,到現在20多個教師職工。 這一路走來,他不斷披荊斬棘。其中的辛勞,自然難以一言而盡。

為了學校的發展,為了改善孩子的生活和學習環境,他經常東跑西要,上下奔波。為學校籌集資金購置的鐵架床,讓孩子們告別了睡地鋪的歷史;得知考內地班要考計算機知識,為了讓自己的學生考試不“吃虧”,他找單位、跑部門,要來五臺電腦,連夜請來背夫,千叮萬囑,要把這些“寶貝”運進學校;每年,他都要堅持翻越巍峨的多雄拉雪山,到林芝地區親自督辦教材和物資的背運。有一次,教職工的伙房因為長年失修,遇上颳風下雨,就成了“水簾洞”,校長拿出了自己準備新建伙房的備料。背崩小學,可以說是仁青校長一生的心血。

我們將物資全部卸下,隊長與和尚去領邊防通行證。我們在八一鎮的辦事處裡等他們。直到晚上八點多鐘,他們才匆匆趕回來。

我們的下一站,便是位於多雄拉山麓的派鎮,那裡是進入墨脫的入口。因為去派鎮還需要至少3個小時的車程,而且有一段路況很不好,夜間行車恐怕會有危險,大家便要求在八一鎮休息一晚,第二天再動身前往派鎮。這本是合情合理、理所當然的事情,可是和尚卻說已經聯絡好了車,要大家立即動身,連夜趕往派鎮。無奈,大家只能忍著飢餓上了車,繼續趕路。

在等待和尚他們的時候,辦事處的人告訴我們,這段路程沿途的景色非常好,特別是過林芝縣政府所在地普拉向南,就會到達尼洋河與雅魯藏布江的交匯處。在那裡,色如翡翠、清澈湍急的尼洋河水,與渾濁而緩慢的雅魯藏布江水自然融匯,一江一河、一清一濁、一急一緩,對比鮮明、涇渭分明,逆流而上,形成倒流奇觀,一直融入“世界第一大峽谷”——雅魯藏布大峽谷,這樣的美景十分難得。如果運氣好的話,還可以看到總是隱藏在雲霧之中的南迦巴瓦峰。一位工作人員還說:“你們是去做善事的,佛祖會保佑你們,你們一定能看到!”他們還極力推薦我們乘船遊覽雅魯藏布大峽谷。這讓我們很是期待,可是和尚的決定,卻讓大家大失所望,因此每個人的心裡難免憋著一股氣。

真的無法理解和尚這個人的行事方式,本來組織大家去做慈善捐贈是件好事,卻從一開始便搞得很不愉快,而且很多細節也是自己決定好了之後才通知大家,讓大家不得不聽從他的安排。原本大家都相信以和尚的年紀和經驗這些決定都是正確的,而接下來發生的一些事情,卻越來越不靠譜,他和大家的矛盾也在不斷升級。

車窗外的路逐漸變得坑坑窪窪,高低起伏很大,我們的車就像只兔子似的蹦蹦跳跳地向前走,捲起的黃土鋪天蓋地,可以清晰地聽到沙粒敲打車窗的聲音。大家都一聲不吭,氣氛顯得沉悶壓抑。

簡單的派鎮

抵達派鎮的轉運站時,已經是晚上11點半了。我們所有的隨身物品都要在這裡卸下,然後靠人背馬馱進入墨脫。在物流業非常發達的今天,墨脫縣的大多數地方還需要靠這種原始的方式來運輸生活必需品。

我們一行人和老校長在一家四川夫婦開的小旅店住下,隨後一起吃了頓便飯。

趁著這個機會,仁青校長給我們簡單講述了背崩小學的歷史和近幾年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