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1部分

此時七月初,洛陽內閣

諸臣正在辦公,李播這時。其實年方過五十,一身首相衣冠,與當日相比,還是那副溫厚從容的風範,只是多了幾分百官禮讓地氣度,對著內閣諸相,神情倒是相當的從容高興:“陛下這次去。到真是順利,果然真天子無往不利。”

這些話當然有些深意,只是這時也不必多說了。

“漢中已得,潼關是不是催一下?”李百藥說了一下,頓時。在場地人都看了過來。

李播心中明白,眼下因為漢中之勝,關中已經開啟了缺口,朝廷中自然出現了求急進的意見,並且這種意見還相當有市場。而且言灼有據…………只要潼關一破,關中自然平定。

如果拖了下去,說不定無論是劉武周宋金剛還是竇建德。都要不顧一切的反撲,畢竟誰都明白,一旦關中落下,那連最後一線爭奪天下地機會都會失去。

李播搖頭,說著:“陛下還沒有改變計劃的旨意,而且,潼關之事的重要性,大將軍羅士信也清楚的很。自然有所把握,我們作臣子的,沒有辦法對此進行改變。而且,各軍各鎮,防備的戰線一點也不能動。各位,現在天下已定。只要小心翼翼,步步為營,就可得勝,何必冒得大險呢?”

“我們作內閣輔臣的,只要效法蕭何,鎮國家、撫百姓、供軍需、給糧餉,就已經是作了本分了。”

“可是為何讓鎮南王領兵攻向隴西?”魏徵不由說著。

宋缺現在是鎮南王,但是對朝廷其實並沒有立下為王地大功,只是當時時勢之然,但是如果立大下功,聲威赫赫,日後就更是難制……

“隴西有薛仁杲、突厥、李唐軍,竟然三十萬眾,除了鎮南王,誰人能以六萬眾而破之?至於其它,陛下自有考慮。”李播說著:“兵員,糧草,武器,都要按照計劃,加快運輸到漢中,以備大戰之用。”

這時,已是下午,陽光自窗格透入,落下細碎光斑。

漢中拿下,李靖帶走三萬,而宋缺帶走六萬,還有五萬留在漢中,但是其中有一半是傷兵,還必須修養一段時間才能作戰,幸虧現在又有二萬,連同一批糧草物資,運輸到了漢中,自然無憂。

“隴西李唐軍,主帥已死,軍心大亂,又截斷後路,糧草全無,當是易事,薛仁杲連年大戰,又受圍困,也難以堅持,只是突厥之事?”參政平章事,禮部尚書虞綽想了想,問著。

“突厥此時不可為大戰,所以鎮南王這次去,僅僅是收復隴西,突厥也不能堅持太長時間,此時是七月,突厥馬匹要過冬,必須儲備糧草,並且吃地馬肥,留給突厥的時間並不多,堅持二個月,必退之。”

“陛下的旨意,就是立刻在隴西駐重軍,並且建馬場,待得日後,兵熟馬壯時,再與突厥分個高低。”

歷史上,大唐之馬政繁盛,為歷朝之冠。

唐之初,得突厥馬二千匹,又得隋馬三千於赤岸澤,徙之隴右,二十年後,得馬四十萬匹,如此才能延續作戰。

“陛下又有一旨,來由內閣副籤,是以百姓百姓畏苦,多不畜馬,今陛下旨意,能家畜十馬以上,免帖驛郵徵行,因此可見陛下的雄心,諸臣不可懈怠了。”

“我等明白。”

要與突厥爭鋒,就在於飼養馬匹,其實相對遊牧民族地逐水草而居地放養式畜牧,內地王朝以更先進的廄養,可產出更多地戰馬。

宋朝無馬,不但是因為失了養馬之地,也在於人口稠密,再無養馬空間,當然,閹割和馬種退化,以及良馬種難求,也是問題。

話說,那時連胡種,也知道保守國家資源,嚴令禁止馬匹對宋朝的出口。

只要佔著隴右養馬之地,又全國養馬,自然有著源源不斷地騎兵,以後對外作戰,就算一時落敗,也有再來的餘地,畢竟中原統一,國力人力遠不是草原上的遊牧民族所能比,突厥舉族全民皆兵,死一個少一個,死一匹少一匹,無論怎麼樣驃悍,再怎麼善戰,都無法承擔。

只要把握這點,那草原民族其實不足為患,一旦陷入戰爭泥潭,即使戰爭上沒有被敗,卻也被疲於奔命地戰爭給拖跨了,歷史上,東西突厥、後突厥、鐵勒、薛延陀等,或是覆亡或求和稱臣,莫不是如此。

楊宣凝早有此意,群臣當然明白,無不暗佩英明。

廟堂之勝,在於遠略。

第二卷 一刀轉戰三千里

―第一百二十三章 … 一子定千秋―

七月二十一日,宋缺大破李唐軍,收編降軍八萬,以此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