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宣凝因此笑著:“如此,也有六十萬軍,其中一半可北伐,是三十萬眾,如此,也足夠了,兵部,可加強各府訓練,工部也會多籌備武器,到蜀中一下,就可北上,寡人就要看看,掃平北方,誰人能敵!”
“恭喜王上,不過,前幾日,臣已得了宋缺訊息,據說是宋缺與寧道奇二敗皆傷。”
“這事,寡人也已經知道,鎮南王已經退回嶺南修養,之前上表於我。”楊宣凝冷笑一聲:“至於寧道奇,此人宣佈退隱,嘿嘿。”
就這嘿嘿二聲,石之軒就心中一凜,他說著:“王上,李閥也在整軍,楊廣敗了之後,還餘十數萬精兵,盡被李閥收編,而獨孤峰、獨孤盛、王世充、薛世雄、裴仁基、秦瓊,都已經降了李閥。”
“李閥原有十數萬,收編之後,也有三十萬,不可小視,只是,關中屢經大戰,去年,關中又屢有災害,蝗螟水旱都有,因此雖有糧倉,也有所不足,今二月,李淵詔以民飢,御膳之費減半,以示節儉。”
“三月二日,京師谷貴,李淵令四面入關者,車馬牛驢各給課米,充其自食。”
“恩,控制我方領地,誰敢販賣糧食於北,百斤以上者,流放,千斤以上者,其人斬,其家流放,不過,關中到底是八百里秦川,糧食問題雖有不足,但是還是可以解決大部,只是一時青黃不接,不可太過希望糧缺。”楊宣凝淡淡地說著:“寡人已得了常平倉,就在弘農郡駐三萬軍,又有水師五萬橫行黃河,洛陽八萬軍也可隨時而上,李閥再是大膽,也必須在潼關駐紮五萬兵力吧?”
日後,關中地區產糧常不足長安需求,這是對的,但是那時長安是唐朝地首都,耗費和現在完全不一樣,現在,應該還可以維持。
“平時五萬就可,但是隻要王上稍有舉兵動作,至少可以牽制李閥十萬大軍。”石之軒想了想,說著“各地也要駐軍,長安也要駐軍,由此看來,李閥討伐薛仁杲,這是第一選擇,但是也最多動員十萬軍,至於偏師入得蜀中,畢竟有心無力,就算有解暉和胡教支援,也只有入軍一萬,如此看來,就算鎮南王退回嶺南,李靖也應該在今年年終前,把蜀中拿下,至於薛仁杲,十萬對十萬,看他能夠支援多少時間。”“李閥如完全得了隴西,不但免了後顧之憂,佔地數十郡,而且還得了隴西養馬場,這實是大患,就算王上得了蜀中,也是尾大不掉,難以解決了。”石之軒凝聲說著。
楊宣凝聽了,沉聲點頭說著:“正是如此,突厥賣馬於李閥,不過千匹,而隴西養馬場,是隋朝最大地養馬場,有數萬之多,雖然已經被薛舉父子消耗大半,但是也不可小看,一旦李閥大舉對薛仁杲用兵,寡人就舉大軍,移師潼關,寡人不避刀箭,不惜大軍,看李閥如何反應!”
說到這裡,心中百轉千回,創業之艱辛,就在這一些話中。
外人看起來,楊宣凝當真是神人,雖說是楊素之後,但是基本上,不依靠家族之力,是白手起家,十七舉事,十九稱王,卷席南方,操縱天下,令人驚佩莫名。
但是實際上,以現代人的身份回到古時,雖可以預知來取勝,但是洞察歷史,查知天下局面,又拼死一搏,其中地艱難惶恐,又豈是常人能夠明白?
不過,他本身,歷經大戰,治理萬軍萬民,也在飛快進步中,時至今日,就算無預知,也有足夠地能力掌控局面了。
比如這次,雖然楊宣凝是有著坐山觀虎鬥地打算,也有先整頓南方全軍全政地戰略重心所在,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就什麼事也不作。
如果李閥重兵守潼關,當可對峙,以牽制李閥一半兵力,減少李閥對隴西薛仁杲的壓力,如果李閥堅決抽重兵,先解決隴西薛仁杲,不肯在潼關駐紮大軍,那自己也要不惜學楊廣,再來一次討伐關中之戰,再用水師,沿黃河而上,水陸並進,破得了潼關。
歷史上,曾稱“帝王用兵者,無過於李世民者”
但是此局,是陽略,看李世民如何得破。
至於戰術上,自己必召回徐世績,程知節等良將猛將,看李世民,如何以奇計破之。
想到這裡,心中波瀾漸平,目光露出堅決之色:“裴卿聽旨。”“臣在。”
“原本徐世績三萬軍疲憊,可休整,兵部新遣三萬,讓徐世績入得弘農郡,為弘農總管,單雄信帶兵一萬,駐紮常平倉。”
“召尉遲敬德、程知節、杜伏威三人回洛陽,以隨時用兵。”
“我方本已經練成的十五萬軍,先充洛陽一線,其它新兵,在後方訓練。”
“命水師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