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的內容,這將是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自然科學的完整體系建立起來,在自己全力推動下,全民開始普及,那麼西方還有什麼能勝過東方?
胡廣想想就很激動,還想進一步瞭解一些詳細的內容,就只能和這洋人先溝通了。
“這個很難學麼?我會也不稀奇吧?”胡廣微笑著回答了他的話。
洋人的嘴成了“o”型,不難學?為什麼那些貴族都覺得很難,學了很久都只會一些簡單的話?
他半餉才閉了嘴,不知覺地,他在胸口劃了個“十”字,用誇張地表情說道:“看在上帝的份上,我說實話,東西方語言的交流,實在是有點難!”
胡廣聽了,嘴角微撇,露出一絲玩味的笑容,忽然又換了法語說道:“我說過,這東西其實很容易,真心不難!”
在這洋人又再次張大嘴的同時,胡廣又換成了英語,再次說道:“你沒見過有人會,不等於沒人會。泱泱中華,地大物博,人傑地靈,豈是你能想象的?”
好吧,裝逼完了,胡廣就換回德語,微笑著問他道:“我叫胡廣,不知你叫什麼?”
這洋人楞了半餉之後,終於在胡廣的打擊下,回過神來,他臉上滿滿地全是欽佩之色,態度非常恭敬地回答道:“我叫約翰-亞當-沙爾-馮-白爾,中國名字是湯若望,能在此遇到閣下,真是不勝歡喜!”
那洋文名很陌生,可這個中文名,胡廣卻是知道的。他仔細盯著湯若望,看了一會,忽然哈哈大笑起來。
來一趟延安府,竟然能遇到湯若望,還真是不錯。不過他不是應該在北京的麼,怎麼會出現在延安府?
不過這是小問題,他最關心的還是之前的那個問題。胡廣想了解的更清楚一點,就又問了一次。
湯若望自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當即把情況一五一十地對胡廣說了。
原來這些西方傳教士用他們在歐洲的那一套,在中華大地傳教,行不通後,被他們琢磨出了另外行之有效的一套傳教方法。就是學中文,通儒家經典,交通西方自然科學,特別是曆法和算術,才慢慢地被少數人接受,在東方立足了。
可他們人數畢竟有限,所學知識也肯定不全。加上他們走得是上層路線,那些都是人精,普通知識,你想糊弄也糊弄不了。
有感於此,尼古拉-特里戈,中文名為金尼閣奉命回羅馬向教宗保祿五世彙報教務,並再次返回東方的時候,收集了七千三百多部精裝書,囊括了西方几乎所有學科的精華。
如此一來,就能保證他們有足夠的本錢向東方的貴族交流知識,才能藉機增大影響力,從而達到在東方這個大帝國傳教的目的。
一六二五年,金尼閣來到陝西西安傳教,並建成了一座教堂。不過去年時候,他身體不好,就回杭州去了。陝西的事物就由湯若望接手,這次剛好他從西安到延安府看情況,發展教會,結果遇到了胡廣。
冰冷寒風,彷彿對湯若望沒有一點影響。他口若懸河,用母語嘰裡呱啦地講解著他的經歷。胡廣則靜靜地聽著,不時也用那嘰裡呱啦的鳥語在溝通。
這個場景,不但讓他的三個護衛驚呆在那裡。就連那些漢人傳教士,災民和劉大能那邊的人都稀罕不止。
說到最後,湯若望歡喜異常地向胡廣,深深地鞠了躬,態度異常恭敬地說道:“不知先生是否有時間,幫忙校對下鄙人所著的《望鏡說》?”
109 各懷心思
因為語言的限制,西洋人對漢語總是一知半解,而明人對他們那麼多泰西語,也不是很感興趣。最重要的是,沒有像後世那樣發達的語言交流機構和機制。
因此,雙方合作,在翻譯書籍之類的事情上,常常是事倍功半,讓他們感覺到很吃力。
現在湯若望突然遇到一個精通各類泰西語的東方人,他自然喜出望外,第一個念頭,就是想拉胡廣幫他的忙。
因為《望鏡說》雖然在欽天監官員李祖白的幫助下,已經用中文寫好。可裡面好多詞該用什麼中文,總拿捏不準。
這書將是他在明朝士大夫中擴大影響力的重要敲門磚,因此湯若望很重視,第一時間就想到了讓胡廣幫忙,順便也可以看看這個東方人是否真有這個真才實學,能幫到忙。
對於此,胡廣自然也有興趣一看,他當即點頭同意。
湯若望一見,歡喜得很,也不管這邊機會難得的傳教機會,丟給他的那些手下後,自己馬上在前頭領路,讓胡廣跟著他走。
當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