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想夫人的話也是有理的,入鄉隨俗吧。於是,在風水先生的指點下,定於三日後再搬新宅。
第二十六章妖現(中)
搬家的那一天是一個大晴天,臨近十月雖然天氣有點冷了,但是並不妨礙柳淑君的好心情。因為在她看來,搬家是一個很好玩的事情。因為要準備好多東西,有吃的、用的、穿的、還有就是要拜土地公。
這一次搬家其實全是武夫人在張羅的。柳淑君看了一下具體有以下物件:
1、米:用米桶,裝八分滿
2、紅包:放於米桶上面
3、畚箕和新掃帚一對,上面需綁上紅布條
4、水:用水桶裝三分滿
5、碗筷:雙數較好,放在水桶中
6、火爐
待這些東西都搬廚房之後,來幫忙的武家家僕才將其他一些嶽觀和柳淑君常用的東西搬進屋子裡。其實也沒什麼東西好搬的,就一些替換的衣服,閒來無事看的書冊之類的。但武夫人卻是送了不少的東西。小到喝水用的杯子,大到屋子裡的擺設全無遺漏。不得不說,武夫人是將他們當作自己的子女在關心的。
就當女人們在擺弄著新家時,嶽觀卻在前前後後的觀察起來。那一日看的急了,並沒有注意這屋子裡有沒有什麼不乾淨的東西。到如今真的搬了過來,嶽觀也想心中有個數,免得事到臨頭了才忘了分寸白讓人笑話。
可是左轉右轉並沒有找到嶽觀好像中的那種妖氣,左思右想不得其解卻又不想敗了其他人的興致,也就沒有作聲。只是藉著有限的工具將屋子內外都佈置了一些小的陣法。若真的有不乾淨的東西,到時就有好戲看了。
在武夫人的招喚下,柳淑君和嶽觀作為主家人地身份在黃昏的時候進行了第一次祭拜地基主。一菜、一肉、一湯、飯一碗;酒三杯、紅燭一對、香三柱、壽金、土地公金若干。雖然對於其他人來說只是個形式,但柳淑君和嶽觀卻是看得清楚的,在祭拜的時候真的有人前來享用祭品。
前來的是一個身材高大的男子,雖然很吃驚嶽觀能看到他。但還是對著嶽觀笑了笑,並舉起杯中酒向嶽觀遙遙相敬,嶽觀還以一禮之後,那人就享用起祭品了。後來聽人說起地基主是一個個子不高地男子時,柳淑君在心裡默默反駁,才不是個矮子呢,那傢伙高著呢。不過回想起地基主就著那張矮小的桌子進餐時的樣子。柳淑君就不由的想笑。
嶽觀和柳淑君還沒有新認識什麼要好的朋友,所以新居里地第一次晚餐只請了少數幾個人。慈仁堂的周大夫,武家夫人以及華姑和蘭馨這一對姐妹花。晚餐是嶽觀和柳淑君兩人動手煮的。柳淑君負責灶下看火,嶽觀是大廚負責晚上所有的菜餚。
雖然第一次燒灶頭不會用硬柴(樹枝),一個晚上燒的全是軟柴(小麥杆或是稻草)。結果原來備了一個月份地軟柴就被燒去了三分之二。不過嶽觀本就沒打算一直自己動手處理這些瑣事。依著他的打算。想請個灶上幫忙的,買二個丫頭,再買個小廝。
不過,這些東西並沒有和柳淑君商量過。因為在嶽觀地潛意識裡,就將這個小院當作了自己的家。而他和柳淑君就是這家裡的男女主人,男主外女主內。但是,這只是嶽觀的想法。還是想要跟柳淑君商量一下的。不知道怎麼的,嶽觀做事的果斷只要一涉及柳淑君就變得很婆媽。
晚餐雖然菜不多,一隻雞湯,二隻時鮮蔬菜,三隻冷盤,四隻熱菜,菜不是名貴的可是眾人卻是吃地極為盡興。周大夫與嶽觀兩人執杯小飲喝到最後居然醉酒如泥,這實是應了那一句。酒不醉人人自醉。到了後來還是借了武夫人的馬車才送了他回去。
趁著嶽觀送周大夫回府的那段時間,武夫人拉著柳淑君問道:“你這孩子怎麼打算的?別當我不知道其實你們並不是兄妹。”
“呃……”柳淑君沒想過武夫人會這麼直接的跟她說起這個問題。其實在柳淑君地感覺裡,現在跟嶽觀這麼住在一起就跟以前為了幫嶽觀過高考關時住在一起是一樣的,只是不用再為嶽觀輔導課業罷了。
武夫人見柳淑君不說話,只當她是害羞不好意思說話。於是語重心長地跟柳淑君講道:“是瞞著家裡人跑出來的吧。看你們二個有什麼話不好講。偏要這麼做呢?等再過幾個月,有了動靜再寫封信與雙親。也好讓他們不要再擔心了。”
柳淑君聽了一頭的黑線,居然被夫人當成是私奔出來的小兩口了。動靜?什麼動靜?若不是讓他們懷個孩子再回家吧。柳淑君只能重複跟武夫人說:“我們真的是表兄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