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母匆匆走了。
臨走前瞪他,“給老孃好好看書,好好考試,爭取考個大學回來,好叫那些狗眼看人低的勢力小人知道我王春華的小兒子有出息,知道老孃有靠山!”
不然呢。
勸又勸不退。
死孩子比牛還倔。
只有做最好的打算了,萬一運氣好考上了呢,那她就成了大學生的媽媽,有個前途無量的兒子,到時揚眉吐氣,看誰還敢跟她陰陽怪氣。
想想還真是解氣!
她高興的走了。
還偷偷塞給他兩塊錢,“拿著買雞蛋吃補補腦子,別讓你哥嫂曉得了。”
雖然她不虧心,但還是不要再引起家庭矛盾了。
煩!
宋時很無奈的收起這一份母愛。
原渣的家庭對他很好,他沒什麼怨言,一點都沒有。
陳家跟楊家的婚事出了點波折。
原因是陳大丫希望楊青也能參加高、、、考,但顯然楊青並不同意,後來聽說她被陳父抽了一頓,又被陳母掐著耳朵罵了幾天,最終還是妥協了。
能不妥協嗎。
前世楊青也不是大學生啊,他還不是成了村裡最有錢的幾個,房子買了幾套,車子買了幾輛。
雖說這次可能沒了宋五這條路,但他自己有本事有毅力,一定能讓自己讓家裡過上好日子的。
至少、至少比她前世嫁得那個混賬強!
九月,豐收的季節。
忙完農活後陳家跟楊家就辦起了喜事。
陳大丫穿著一身借來的紅衣裳,戴著紅頭繩,羞答答的進了楊家的大門。
十一月,天冷了。
但人們的心十分火熱,熱血沸騰。
宋母揣著幾個雞蛋來到破屋前。
“小五!小五啊!”
邊喊邊往裡走。
然而破屋裡半個人影都沒看到。
她回去的時候遇到村長老婆,兩人站在路邊說了會兒閒話。
村長老婆揶揄道,“是去看你家小五吧?”
宋母點頭,“那臭小子也不知道幹什麼去了,說好的要考大學,人都找不到一個,唉”
村長老婆一臉驚訝,“你還不知道啊”
“知道什麼?”
“你家小五前天就去縣裡了啊,找他叔開的介紹信,當時他叔還勸他不要急,臨到考前一天去都來得及的。”
路程不算遠。
到時借村裡誰家腳踏車,兩個小時就到了。
何必浪費那麼多錢去住招待所。
可那小子不聽。
嬉皮笑臉的,非說要早點過去準備準備。
準備什麼啊!
把書上的知識全塞進腦子裡,嚼爛了,吃透了,那才是最重要,其他的都是浮雲。
宋母震驚,“我、他沒給家裡說啊!”
村長老婆也不知道說啥了。
只得道:“估計是不想讓你們跟著著急吧。”
但這種事,這麼大的事,當爹媽的怕什麼跟著著急,最怕就是什麼都不知道兩眼一抹黑,連急都不知道該往哪裡急。
要擱她兒子,早一頓收拾了。
看宋母的眼神都帶著同情。
這能怪誰,怪當爹媽的自己唄。
心偏得莫法了!
分家就要一視同仁,獨獨把個小兒子趕出去算怎麼回事!
關鍵,最小的連婚都沒結。
這要是放以前是絕對要被全族恥笑的。
也就現在時、、代變了,說話都要三分思量,但宋家這事,背地裡村裡人也沒少不齒。
說是分家
為啥老二就沒挪,就老么挪。
宋家老兩口平時幫老大老二家各種,給老么拿個東西都要偷偷摸摸的。
也難怪宋小五跟他們離了心,這麼大的事都不告訴一聲。
宋母笑都笑不出來了。
回去後沒理大兒媳婦的陰陽怪氣直接回了屋。
躺在床上渾身無力。
吃飯的時候看到碗裡就幾坨紅苕,大米數都數得清。
偏大兒媳還在唉聲嘆氣,“咱家人多,糧食得省著吃,我又沒個孃家時時能貼補的,也不像小弟,一人吃飽全家不餓”
把宋母氣得想摔筷子。
宋父看了兒媳一眼,直接放下筷子回屋了。
宋母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