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盆滷肉,熱騰騰的,香氣四溢,再撒上切得稀碎的蔥花香菜,或直接用海椒面兒蘸著吃,或用紅油香醋等佐料拌了,再配上用柴火燉了三四個小時的大骨湯,今晚這一頓,就是年紀最小的宋春雨都炫了兩大碗乾飯。
一家人吃得心滿意足。
兩姐妹收拾桌子去洗碗。
小聲在廚房嘀咕。
“姐,滷肉可真好吃,又香又糯,過年都沒吃到這麼好。”
“嗯,所以要好好讀書,等以後你賺錢了,想吃多少滷肉就吃多少。”
“我知道的。”
飯後一家人沿著路散步。
隔得不遠一座磚瓦房裡,跟宋時有幾分相像但顯然更滄桑的中年男人盯著桌上的青菜豆腐重重的把筷子一拍,“天天都吃這些,不用幹活了嗎!”
端著玉米乾飯的女人翻了個白眼順口接道,“我倒是想給你做點好的,可家裡有好的嗎?”
她鼻子冷哼一聲,“愛吃不吃!”
兩個頭髮花白的老人對視一眼,都沒說話,默默的端起飯碗。
見狀,女人更氣。
把筷子碗撥得震天響。
可月來鎮就是這樣的傳統,分家時誰家佔了大頭,老人跟著誰,幫誰家帶孩子,就誰養老。
這裡偏僻且窮。
也正是因為這樣,有的規矩才一直延續下去。
多得,多勞嘛。
隔天一早,兩便宜閨女上學去了,宋時帶上錢跟東西,揹著個大包,就領著黃四妹坐上了去縣城的車。
車子一路搖晃。
幾公里的路足足花了快一個小時才到達。
兩人下車臉都黃了。
黃四妹一手捧著肚子一手扶著路邊的樹彎腰嘔吐,卻什麼都沒吐出來,她神情懨懨,一臉菜色。
“沒事吧?要不要喝點水?”
黃四妹無力的擺擺手,“我沒事,花那冤枉錢做什麼,一會兒還要做檢查呢。”
抽血是要空腹的。
宋時拍著她的後背。
等她稍微緩過來點兒了,才喊來一輛三輪車,“去醫院。”
“好嘞!”
三輪司機用力的蹬著,沒一會兒就停在了縣醫院門口。
“多少錢?”
“您給兩塊就行。”
宋時有點牙酸,他要是不賣豬肉,也來蹬三輪。
兩人先是去掛了號。
各種檢查。
醫生看著單子,說,“已經入盆了,隨時都可能會生。”
而算著預產期,也就這兩天了。
他是建議這邊住院的。
黃四妹也想在醫院生,她大妹二妹都是在家生的,可她現在年紀大了,萬一有個什麼
扭頭看男人,“要不咱先回去,等發作了再來。”
宋時搖頭,“那不行。”
直接拒了。
黃四妹心裡一股酸澀湧上來,她抿著嘴唇,眼眶泛紅。
她就知道!
就聽男人繼續道,“咱那坐車有多不容易你又不是不曉得,等發作了再來萬一沒車怎麼辦,醫生不是說就這兩天了嗎,來都來了,就在醫院住下保險點。”
黃四妹:“”
她該不是出現幻聽了吧。
宋時已經在讓醫生開住院單了,她忙抓住他的手,“那不是要浪費很多錢?”
住院費可不便宜呀。
“這不是你要操心的事。”又對醫生道,“麻煩您給找個人少的病房,清靜點。”
醫生大筆幾揮。
“去繳費吧。”
就這樣,黃四妹在醫院住了下來,她摸著柔軟潔白的床鋪,神情忐忑小心翼翼,垂眸看向好好隆起的肚皮,你可一定要是個兒子呀。
不然她會愧疚死。
宋時把她的表情都看在眼裡,收拾好東西,看了眼日頭,“時間不早了,先去吃飯吧。”
醫院外就有不少小飯館。
兩人要了一大盆白米飯,炒了兩個菜燒了一個湯,吃完便在步行街散步。
月來鎮。
宋冬梅跟宋春雨放學回來就看到空蕩蕩的家。
“媽?媽!”
“媽媽!”
兩姐妹喊了一圈也沒見著人,還是宋春雨在桌子上發現一張紙,才知道父母去縣裡了。
要好幾天才回來。
兩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