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記憶?”
“什麼是肌肉記憶啊?”
“李大人,您給我們講講唄!”
“就是。總司令給我們講講吧!”
不論是陪同李衛國的將領們,還是王志剛等教官,還有學生新兵們,都迫切的希望李衛國能給他們上一課。
李衛國笑了笑,這種練習射擊的方法本來就是他傳授給滬軍官兵們的,於是解釋道:“所謂肌肉記憶。就是因為人體的肌肉是具有記憶效應的,同一種動作重複多次之後,肌肉就會形成條件反射。這個過程雖然緩慢,但一旦獲得肌肉記憶,二十年內都不會輕易遺忘。對我們軍人來說。肌肉記憶的好處是巨大的,比如大家現在這個舉槍瞄準姿勢,一旦練成今後二十年內都不會忘記,有了標準動作,上了戰場就能多殺鬼子,保住一條命。”
若是換了以前,李衛國說出肌肉記憶的話來,滬軍官兵們是肯定聽不懂的,所以那時候李衛國直接就告訴他們練習臂力。如今不同了,面前的是學生兵,有文化,能夠聽得懂。
聽完李衛國的解釋,不論是將領們還是學生兵們,都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尤其是學生兵們,他們更加興奮,能上戰場多殺鬼子還能保住一條命,心中紛紛勵志一定要練好肌肉記憶。
除了王志剛這邊的新兵連,其他新兵連也都多多少少遇到過類似的事件,學生新兵們心高氣傲,難免會有些小摩擦。大部新兵並不敢真的跟教官對著幹,都老老實實的接受訓練,少數學生兵比較橫的,最終也都被教官的氣場和手段收拾的服服帖帖,使得滬軍新兵整體訓練如期進行。
站在高臺上,看著偌大的訓練場上正在辛苦勤奮訓練的新兵們,李衛國心中一片舒暢。
不過一想到一年後將面對英法大軍來犯,李衛國的臉上就變得沉重起來。
利用歷史可以時刻領先一步,但一旦改變歷史,就得承受改變歷史的代價。
自從歐洲傳回英法組織聯軍準備大規模侵華之後,李衛國就知道改變歷史的代價了,他不敢大意,於是開始擴軍備戰。
以前李衛國一直奉行精兵之路,從來不盲目擴軍,到咸豐八年滬軍的主力規模也只有八鎮十萬人,而曾國藩的湘軍已經擴充到三十萬人,李鴻章的淮軍也達到了十八萬人,他們都在不停地擴充軍隊,擴充地盤,這讓李衛國感到了威脅。
眼看著再過一年英法聯軍就要大規模入侵了,李衛國手中只有十萬軍隊,得全力應付英法聯軍,他知道曾國藩和李鴻章自始至終都不沒有去救援朝廷,任由英法聯軍攻入北京火燒了圓明園,由此可見一旦英法聯軍再次來訪,曾國藩和李鴻章絕不會出手相幫,甚至很有可能趁著李衛國跟英法兩國拼得兩敗俱傷之計,插手兩江,奪佔李衛國的地盤。就算曾國藩和李鴻章沒有動手,也不排除太平軍不會趁火打劫。
防人之心不可無,所以李衛國一方面繼續保持一定規模的精銳軍隊,同時為了防備曾國藩、李鴻章,以及太平軍,李衛國決定大規模擴充軍隊。
這是李衛國第三次擴充滬軍,此次滬軍規模從原來的八鎮十萬人,再擴充八鎮,總共十六鎮二十餘萬人。
滬軍第三次擴軍,兵源較前兩次擴軍大幅度改善,以前滬軍的兵源大都不識字,訓練起來很費勁,士兵的戰鬥素質也差,但如今不同了,李衛國坐擁江南省和浙江省數千萬人口,兵源充足,滬軍大敗英法美聯合艦隊,更多的有志之士都前來投軍,其中不乏讀書人和習武之人,且旦復大學已經進入正軌,每年除了正常的學員畢業之外,夜校規模大幅度提升滬軍軍官的文化水平,先進的戰術理論令滬軍戰鬥力極具提升。
同時,李衛國一直收容難民,孤兒幾十萬,其中在孤兒院完成學業並適合參軍的孤兒就有兩萬之多,他們知恩圖報,踴躍報名參軍,大幅度提升了滬軍第三次擴軍的兵源整體素質。
當然,李衛國本來沒打算這麼早就讓這些上過學的學生參軍打仗,還準備建立一座專業軍校來培訓軍官,但即將到來的英法聯軍入侵,使得李衛國不得不提前讓這些學生兵加入軍隊,來提升滬軍的整體素質,提升戰鬥力,提前讓學生兵在軍隊中成長。
儘管按照滬軍的訓練標準,新兵入伍三個月就能形成戰鬥力,但李衛國並不打算讓新招募的八鎮新兵上戰場,對抗英法聯軍的主力依然是當前的滬軍八鎮,新招募的八鎮新兵主要用來防禦,加上地方鎮守府的二線乙種軍團,用來防禦太平軍、湘軍和淮軍應該足夠了。
一想到自己如今已經手握二十多萬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