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5部分

量身定做的短管帶標尺的線膛火槍。

李衛國之所以購買海軍版火槍,主要是考慮到他的海軍未來幾年內的作戰物件是太平軍,長江上畢竟不是大海,近距離交戰不可避免,而太平軍最擅長的就是接舷戰,而海軍版火槍的槍管短重量輕,亦裝填子彈。再加上帶有標尺,射擊精度高,非常適合長江水域這種戰場環境,剋制太平軍接舷戰。

經過反覆磋商和談判,最後李衛國和培根森敲定了全部細節。英國方面將在三個月內將所有戰艦、運輸船和軍火交貨,李衛國支付了十萬英鎊作為定金,三個月後交貨完畢再支付剩下的尾款。

就這樣,李衛國前前後後花費了近七百萬英鎊,總算是完成了這次交易。

七百萬英鎊。摺合大清庫平銀兩千八百萬兩,是一筆鉅款。起初李衛國還準備動用亞投行的金庫,不過到八月份即將完成交易的前幾天,參加“五四愛國”行動的五十七支小隊陸續返回上海。

這五十七支小隊都成功完成了任務。從全世界各地的英格蘭分行套現五千七百萬英鎊,其中運回上海的黃金和白銀總價值四千一百萬英鎊,另外一千六百萬英鎊按照李衛國之前的吩咐,各小隊從各國採購大批的工業機器裝置和原材料運回來。其中光用來運貨物的大型輪船就有二十多艘。最大的滿載排水量達到六千噸,最低也有四千噸,在國外購買的價格甚至比培根森賣給李衛國的二手價格還便宜。

李衛國磨牙。他知道培根森賣給他的報價高了不少,不過這早就在他的意料之中,也不奇怪。

不過韓信點兵多多益善,所以李衛國並沒有退掉跟培根森購買的那十艘運輸船。

突然多了四千一百萬英鎊的黃金和白銀,李衛國頓時不差錢了,也不用挪用亞投行的儲備金了。

8月18日,隨著最後二十艘英國戰艦從新加坡抵達吳淞口水師基地,交付給李家軍水師官兵,標誌著李衛國這一次的軍艦大采購正式完成,儘管中間因政治因素被擱置了很長時間,不過最終被李衛國一一化解,使得李家軍水師的裝備水平一下子跨出一大步,成為東亞最強大的艦隊。

與此同時,在這幾個月當中,培根森指派的兩百多名英國皇家海軍軍官和經驗豐富的英國水兵一直在吳淞口水師軍營中,教授李家軍水師官兵們學習英國戰艦的使用和操作方法。

由於李衛國的慷慨,這些英**官和士兵們得到的報酬幾乎是他們日常工資的十倍,待遇之高,也令這些英**人卯足了勁頭,將自己知道的知識和技術傳授給李家軍官兵們。

當然,這些英**人在來之前肯定會被英**方告知不要將大英帝國幾百年積累下來的經驗、技術,以及看家本領都教給李家軍,但李衛國對這些英**人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找了一大堆專業的喝酒陪酒人士,將對方灌醉,然後從他們嘴裡套出英國海軍的看家本領,找人記錄下來,使得李家軍官兵們能夠在短短几個月的時間裡,就基本上掌握了英式戰艦的知識理論基礎和操作方法。

公元1854年12月12日,李衛國在吳淞口水師大營正式舉行艦隊成軍觀艦式,兩百多艘英式戰艦沿江排開,旌旗招展,規模浩大,令人振奮。

經過大半年的嚴格訓練,李家軍水師官兵們已經能夠熟練操作這些英式戰艦,以及使用英制艦載火炮進行對海對地炮擊。

當然,學會開船和開炮,這並不等是戰鬥力,還不可以進行實戰,這需要至少兩到三年的長期艱苦訓練,最終才能把從英國海軍教官們哪裡學來偷來的知識、技術和經驗徹底轉化成自己的。

李衛國並不著急,他有的是時間等。

不過架子要先搭起來,為此李衛國成立海軍衙門,他自任海軍衙門大臣,原來的李家軍吳淞口水師更名為東海艦隊,將12月12日定為海軍建軍節。

與此同時。李衛國從英國人那裡大規模購買了兩百多艘戰艦,這個訊息也震驚全國,尤其是清廷中央,咸豐極為震驚。

英國的戰艦極為昂貴,一艘一級戰列艦就是十萬英鎊,相當於四十萬兩白銀,足以建造四十艘紅單船(30門炮,清軍最先進的戰船),李衛國一口氣買了各類戰艦兩百多艘,耗費七百多萬英鎊。摺合白銀兩千八百萬兩,能夠一下子拿出這麼多鉅款來,咸豐怎能不震驚,要知道此刻的大清國庫內只有幾萬兩銀子了,就連咸豐的私房錢都沒有十萬兩了,整個後宮節衣縮食,全都支援前線打仗了。

李衛國能夠拿出這麼多銀子,足以讓咸豐和滿朝文武大臣們眼紅和忌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