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那邊有訊息了嗎?”
李靖回答道:“神盾局歐洲情報站依然堅持認為在東南亞至少有三十萬英法聯軍,其中十萬英軍進攻上緬甸,十萬法軍進攻柬埔寨,另有十萬英法聯軍作為僱傭軍加入清軍戰鬥序列,是對付我們的,另外還有一支至少五十艘戰艦組成的艦隊會在關鍵時刻介入戰爭!”
兩邊的情報出現了出入,到底是哪邊錯了。
不!這有可能是英法兩國的陰謀!
英法兩國會那麼心甘情願的讓奕欣把他們當槍使嗎?
顯然是不可能的,英法兩國都是唯利是圖的,看看他們一手導演了美國內戰,就可以猜到他們對待大清帝國的方針了。
“兩邊的情報都沒有錯!”
老半天,李衛國睜開眼睛,肯定的說道。
李靖不解,問道:“王爺,如果兩邊都沒錯。那兩者間可是差了整整十萬人,那十萬人難道蒸發了不成?”
“消失的十萬英法聯軍一定混在了英法聯合艦隊之中!”李衛國微微一笑,說道:“他們答應給朝廷十萬僱傭軍,再偷偷填上十萬人,一共二十萬,這是要再跟我們打一場的節奏,看來他們對上一次淞滬會戰依然耿耿於懷,這是要回來找場子了。”
“還是王爺英明!一眼就拆穿了英法兩國的戰術!”李靖略作思索,頓時明悟,高興道:“如此。王爺可削減遠征柬埔寨和緬甸的軍隊,留下來集中兵力跟英法聯軍再打一場淞滬會戰,讓他們知道王爺的厲害。”
李衛國笑了笑,說道:“教訓英法兩國是必須的,但遠征柬埔寨和緬甸的兵力卻不能削減。”
“王爺這是為何?”李靖不解。
李衛國解釋道:“既然英法兩國不長記性,那本王就讓他們吃個大虧,好好張長記性。緬甸和柬埔寨地處熱帶,氣候炎熱,且多山地林區。我軍並不適應那種環境下作戰,因此派少了軍隊等於去送死,派多了軍隊將影響大局。之前英法兩國在緬甸和柬埔寨部署了二十萬大軍,本王也準備派出二十萬大軍。並無把握消滅英法軍隊,所以只是陳兵邊境,跟英法軍隊耗下去。但如今英法兩國耍小聰明,偷偷調走了十萬。還剩下十萬人,那麼本王集中二十萬大軍就有了絕對優勢,有九成的把握可以全殲他們。”
李靖反問道:“可是。調走二十萬主力,若是李鴻章的燕軍、朝廷滿蒙八旗軍和英法聯軍一起來犯,我軍既要嚴守長江防線,又要進行近海防禦,戰線太長,兵力吃緊,容易被敵軍各個擊破。”
李衛國對此表示贊同,但他還是很自信的說道:“之前的確有這個顧慮,畢竟長江防線太長,再加上東南沿海的漫長海岸線,的確有兵力吃緊,容易被敵人各個擊破的可能。但不要忘了,我們費盡心思籌劃出來的反間計中計再加上苦肉連環計已經成功,如今就等著李鴻章和奕欣上套,我們可集中兵力先吃掉他們的主力和精銳,這樣李鴻章和奕欣短時間內就沒有力氣對我們造成威脅了,然後我們集中兵力跟英法聯軍再來一次決戰,打敗了他們再回頭收拾李鴻章和奕欣,則霸業即成。”
李靖道:“這當中有一處存在風險,那就是英法聯軍已經今非昔比,他們也裝備了先進的步槍和火炮,若是他們趁著王爺對李鴻章和奕欣用兵時突然發難,該當如何?”
李衛國笑道:“你能看到這一點,說明你有進步了!”
“謝王爺誇獎!”李靖微笑著一禮。
李衛國續道:“既然英法兩國已經偷偷從緬甸和柬埔寨抽調了十萬大軍,就說明他們有更大的野心。站在英法兩國的立場看問題,就會發現他們一定存著這樣的想法,那就是他們坐等本王和李鴻章、奕欣兩敗俱傷,那時候他們才會動手,因為至始至終,我們都是內鬥,英法兩國不是傻子,怎麼可能會給奕欣當槍使?”
李靖豁然開朗,露出喜色,道:“王爺一席話,令屬下茅塞頓開,想想的確如此,這樣看來,英法聯軍頂多是虛張聲勢,一開始絕不會真的進攻我們,因為他們也知道如果一開始就跟我們決戰,那麼佔便宜的一定是奕欣和李鴻章。英法兩國是奔著奴役我們整個國家而來,他們的目標不但是消滅我們,也要消滅奕欣和李鴻章,否則他們無法奴役這個國家。”
“沒錯!”李衛國笑了笑,補充道:“不過就算英法聯軍真的上當了,本王也不怕,本王相信本王的軍隊可以守得住。”
這是自信,李衛國自從視察了江南製造局、造船廠和海軍東海艦隊後,信心更是暴漲。
“上一次淞滬會戰,英法兩國敗在了裝備和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