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中華帝**方將領們對於這種只守不攻的戰術很是反感,他們認為強大的中華帝國神策軍,應該殺出去,在正面戰場上把英俄軍隊打得屁滾尿流。
可是,當他們看到每天的戰果之後,他們漸漸明白了。
不論是俄軍還是英印軍隊,他們作為攻方,每一次大規模進攻都付出成千上萬士兵的性命,反觀中華帝國守軍,手握先進武器裝備,依託堅固防禦工事,傷亡卻非常小,每打死一千俄軍或者一千英印士兵,中華帝**才會犧牲一名戰士,這種戰損比例,如果中華帝**主動出擊的話,絕對達不到的。
看到了問題的關鍵,中華帝**方的將領們頓時喜笑開顏,他們明白,英俄軍隊損失慘重,當達到一定傷亡規模後,當英俄軍隊對勝利不抱有幻想之時,就是中華帝國神策軍反擊之時。
朝堂上,李衛國對於西線戰場的情況根本不用太操心,除非英俄軍隊能夠早日拿出坦克這種武器,否則他們根本無法突破用鐵絲網、塹壕、地鐳、機槍碉堡、炮兵陣地組成的中華帝**防禦陣地。
中華帝**只需要在西線部署五十萬大軍,就足以擋住英俄軍隊的猛烈攻勢,騰出更多的軍隊,用於東線戰場。
此刻,李衛國一方面擔心中美海戰情況,一方面把目光放在了阿拉斯加、羅德島、基韋斯特三個地方。
阿拉斯加是中華帝國在北面大陸的立足點,直面英屬加拿大。
此時的阿拉斯加,已經集結了五十萬中華帝國神策軍,他們將對加拿大發起進攻,一路殺到美利堅。
羅德島,是李衛國多年前就給美利堅埋下的釘子,卡在美利堅的咽喉。為此,李衛國把石達開調到羅德島擔任總督,為的就是在戰爭打響後,死死的拖住美利堅大軍的攻勢。
至於基韋斯特,也能起到牽制美利堅軍隊的作用,不過比起羅德島就差了很多。
透過皇宮窗戶,穿透天空,跨越太平洋和美洲大陸,李衛國似乎已經看到了羅德島上空的硝煙,似乎聽到了隆隆的炮聲。(未完待續。)
第503章 令美軍吐血的羅德島
羅德島,註定成為血腥之地。
炮火把海灣內的水炸得沸騰,把島上的花草樹木燒焦,甚至能把一些脆弱的石頭燒化掉,但卻不能把堅守在這裡的五萬中華帝國神策軍將士們的脊樑燒斷。
在石達開總督的指揮下,五萬中華帝國神策軍將士們,依託堅固要塞進行防禦,打退了美軍一次又一次的兇猛衝鋒。
美陸軍司令邁爾斯親自督戰,調集五十個步兵師圍攻羅德島,每個師配備30門75毫米步兵炮和6門155毫米重榴彈炮。
儘管美軍因為財政吃緊沒有裝備125毫米這種中型火炮,但集中1500門75毫米炮和300門155毫米重榴彈炮,用來進攻羅德島似乎已經足夠用了。再加上二十多艘老式戰列艦、裝甲巡航艦的火力,應該直接炸平羅德島才對。
只是,令邁爾斯憤怒的是,羅德島要塞防禦工事佈置的強大而隱秘,此前他得到的情報是羅德島上最大口徑的要塞火炮只有305毫米,可是當美軍戰列艦駛入紐波特灣時,卻遭到了位於紐波特要塞的15英寸(381毫米)要塞火炮的攻擊,美艦阿拉巴馬號戰列艦被一炮打沉。
要知道,那可是25000噸的戰列艦啊,雖然有點老,已經是1882年的舊艦,但也是擁有300多毫米厚的裝甲防護,竟然被一炮擊沉,令準備從海上發起進攻的美海軍艦隊嚇得屁滾尿流,直接掉頭逃命。
由於美利堅海軍主力艦隊都調往太平洋,劃歸杜威指揮去偷襲珍珠港了,所以留在美利堅東海岸的美海軍艦隊,最大噸位最強防護最大火力就只有老掉牙的印第安納級戰列艦了。
因此,阿拉巴馬號戰列艦的沉沒,無疑嚇壞了美軍小盆友們,令他們產生的怯戰心理。
邁爾斯將軍數了數15英寸要塞炮的數量,發現整個羅德島上竟然一共有12座之多,每座炮臺上都是三聯裝炮塔,這分明就是直接把15英寸的海軍艦載主炮塔直接搬到了陸地上。
事實正是如此,隨著中華帝國海軍開工建設雷神級戰列艦,之後的的暴怒級戰列艦,冰洋級戰列艦,都是搭載406毫米(16英寸)主炮了,381毫米(15英寸)的主炮不再需要,而中華帝國國內的幾家造船廠誤判了朝廷和海軍的艦炮需求,生產了一大批381毫米主炮炮管,結果積壓在手賣不出去了。
為此,幾大造船廠決定向陸軍求援,聽說陸軍在全世界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