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漫天要價,讓日本還價,讓英法美協約國從中協調,然後再一點點的讓步,讓日本人看到談判有希望,讓英法美感覺自己對中華帝國施壓有效果,這樣他們才會對中華帝國放鬆警惕,不會聯想到中華帝國會以此為藉口最終發動戰爭。
近代史上,日本帝國為了阻止中華崛起,兩次發動戰爭,打斷中華崛起。
為了打斷中華清朝的崛起,日本帝國發動了甲午戰爭,打斷了清王朝的洋務運動,徹底斷送了清王朝重新崛起的可能性。
幾十年後,中華民…國統一全中國,又是讓中華人民看到了民族崛起的希望,日本帝國懼怕中華崛起,因此再次發動侵華戰爭,第二次打斷中華崛起的希望。
直到21世紀,看到新中華的崛起,日本再次挑事,準備拖美國下水,再次打斷中華崛起的希望。
這就是典型的鄰國矛盾關係,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允許身邊有國家崛起,威脅到本國的利益。
同樣,如今對於中華帝國而言,日本帝國正在崛起。
日本帝國這些年雖然因為戰爭關係,賠償中華帝國鉅額戰爭賠款,但日本背靠英法美協約國集團,經濟發展迅速,不但可以償還中華帝國的戰爭賠款,還有餘錢發展經濟,甚至建造了超弩級戰列艦(日本版超無畏戰列艦)。
李衛國對日本人既痛恨又敬佩,痛恨的是日本人給中華民族造成的沉痛傷害,敬佩的則是日本人努力奮鬥的精神,這是值得中華人學習的,因為日本在二戰後,只花了二十年時間,就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超越蘇聯,僅次於美國。
日本人的奮鬥精神值得中華人學習,但更應該值得中華人警惕,鄰居太強不是好事,敬佩歸敬佩,該收拾小日本還得收拾。
李衛國便是這樣的人,他要打斷日本經濟騰飛的程序,要阻斷日本崛起。
當然,一個區區日本,還不值得李衛國如此重視,阻斷美利堅崛起,才是李衛國真正重視的事情。
之所以要先動日本,只說日本離著中華帝國太近,日本在協約國陣營當中最弱,同時,還要加上李衛國對日本的歷史仇恨,這些都導致李衛國要拿日本先開刀的。
中日談判在馬拉松式的進行當中,暗地裡,中華帝國卻在整軍備武,磨刀霍霍,準備要宰小日本了。
戰爭陰雲籠罩著日本,也同時籠罩著全世界。
李衛國決定從歐洲撤軍,巴爾幹戰爭經歷了五年,已經為中華帝國神策軍訓練出了大量經歷過實戰的官兵,而中華帝**方也將各種新式武器和裝備在戰爭中不斷進行測試和改良,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令中華帝**隊的戰鬥力更上一層樓。
巴爾幹就是歐洲的吙藥桶,李衛國不想讓中華帝國神策軍過度介入其中,而是讓給德意志帝國和奧斯曼帝國來處理,畢竟李衛國的策略是削弱整個西方世界的整體實力,在巴爾幹製造矛盾,不過是為了加速激化歐洲各國之間的敵對情緒罷了。
同時,李衛國也不希望中華帝**隊過早的介入歐戰,而是希望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和義大利王國,同協約國英法俄進行大決戰,只有他們打得越慘烈,才越附和中華帝國的國家利益。
李衛國知道在太平洋戰場上,德意志帝國其實幫不了中華帝國,甚至也抱有同樣的想法,希望中華帝國和日本帝國、美利堅合眾國拼個你死我活,那樣也附和德意志帝國的國家利益。
雙方心照不宣,李衛國從巴爾幹撤軍的訊息傳到柏林,新繼位的德皇威廉二世只是象徵性的挽留了中華帝國,肯定了中華帝國在巴爾幹戰爭中的巨大作用。
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帝國都想控制巴爾幹,自然巴不得中華帝國退出巴爾幹,將中華帝國此前佔領的希臘、塞爾維亞等地轉交給他們。
這正中李衛國的下懷,中華帝**在巴爾幹大練兵,已經將該地區化為一片焦土,製造了無數種族血案,尤其是針對斯拉夫人,最是殘酷,想要激情沙俄帝國的仇恨。
此刻,李衛國正要扔掉巴爾幹這個爛攤子,交給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和土耳其帝國,這樣他們就會吸引沙俄帝國的仇恨值,一旦中華帝國在太平洋戰場對日美開戰,巴爾幹必然引爆歐戰,到時候德意志就算不想參戰也不行了。
不過,李衛國可不是省油的燈,就算必然要把巴爾幹交給德奧等國,也要撈回些好處才行。
李衛國將希臘還給奧斯曼帝國,換取科威特,那裡是中東石油最豐富的產區之一,雖然目前還沒有大規模開採跡象,但李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