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的軍閥大梟雄,李衛國沒有帶有色眼鏡去看對方,時勢造英雄,在那個人吃人的時代裡,吳佩孚所做的一切都沒有錯。
吳佩孚見李衛國真想放了這對鴛鴦,於是便順水推舟,提議道:“陛下可以另尋一女子頂替瑪麗卡公主,反正在後宮之中很少見外人,等這段緊張時期過了,就算外界知道了實情,也只能讚美陛下大度,有情有義,同情這對苦命鴛鴦,反而會成為一段膾炙人口的佳話。”
李衛國點點頭,道:“那這件事你去辦吧!”
出於保密關係,而吳佩孚又是知情人,所以李衛國沒有另找別人,直接讓吳佩孚全權處理此事。
吳佩孚頓時非常高興,急忙領了這個差事。在他看來,這是跟皇帝擁有共同的秘密啊,雖然有著一定風險(伴君如伴虎),但風險意味著收益,吳佩孚相信這是他飛黃騰達的機會來了,所以全辦好此事。
三天後,吳佩孚回來交差,他秘密將瑪麗卡公主和杜雷塔送走,遠赴海外隱居。
同時,吳佩孚也找來頂替瑪麗卡公主的人選,一共三個女人,都是國色天香。其中一個是吳佩孚的表妹,這件事吳佩孚有私心,他希望李衛國能夠看中他的表妹,那樣今後的吳佩孚就會飛黃騰達。
這是人之常情,但吳佩孚卻沒有隻讓他表妹參加,而是另外也尋找了兩個身家清白,同樣國色天香的女人,供李衛國挑選。
這是吳佩孚的高明之處,如果他只讓他表妹來頂替瑪麗卡公主,那麼李衛國從此以後便不會在信任吳佩孚,反而會疏遠他,甚至不排除殺人滅口。
吳佩孚的一切都在安全域性的監視下,所以李衛國自然明白一切,他知道這是吳佩孚的小心思,這也是人之常情,李衛國反而不會怪罪。
最終,李衛國還是選擇了吳佩孚的表妹陳美玲,除了陳美玲的確身家清白國色天香看著養眼之外,更重要的是李衛國想重用吳佩孚,即將爆發的世界大戰,若能多一些向吳佩孚這樣的歷史**oss參加,中華帝國的勝率更高,贏的更穩。
而李衛國若平白無故的提拔吳佩孚,會遭人非議,可如果吳佩孚是皇親國戚,那就另當別論了。
“臣吳佩孚謝陛下隆恩,願為陛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吳佩孚也是人精,自然明白李衛國的用意,所以發自內心的感激。
就這樣,吳佩孚留在了西部戰區,從猛虎突擊隊的中隊長,調到了西部戰區司令部擔任參謀長,併兼任第八鎮師長。
要知道,第八鎮可是中華帝國神策軍中最精銳的部隊,王牌中的王牌。凡是擔任這樣部隊的長官,將來都前途無量,將來可能進入朝廷中樞系統。
與此同時,布哈拉汗國叛亂也被平定了。
由於中華帝國神策軍行動迅速,趕在英俄干涉軍介入前控制了布哈拉汗國的局勢,抓捕了馬赫屠姆王子,導致英俄難以再在布哈拉汗國興風作浪。
除非英俄兩國立即跟中華帝國開戰,否則就只能眼巴巴的看著布哈拉汗國成為中華帝國的藩國了。
顯然,英俄兩國的心也不齊。
雖然沙俄帝國有心控制布哈拉汗國,可是大英帝國卻把心思都放在了科威特危機上面,大英帝國之所以插手布哈拉汗國,主要還是向中華帝國施壓,希望用印度非軍事區事件和布哈拉汗國事件,跟中華帝國討價還價,最終換取中華帝國放棄科威特。
這便是中英間的大國博弈,對於大英帝國的想法,李衛國巴不得這樣,令負責中英科威特問題的談判特使,開始對大英帝國讓步,讓大英帝國看到希望,從而達到進一步拖延時間的目的。
與此同時,隨著日本舉行海上閱艦式,向全世界各主要海上軍事強國發出邀請函,甲午戰爭的時鐘也快速轉動起來。
日本作為亞洲國家,可現在卻被孤立,成為了歐美列強在亞洲的看門狗。
一場海上閱艦式,大部分都是歐美國家參加,卻沒有亞洲國家的面孔,這多少讓日本明知天皇感到孤獨。
所以,明知天皇還是給中華帝國及其周邊國家發出了邀請函。
這是一個誅心的手段,要知道海上閱艦式只能是主權國家參加,亞洲周邊大部分國家早已經變成了中華帝國的藩國,是沒有外交權的。明知天皇既然給中華帝國發出了邀請函,卻又給朝鮮、琉球、暹羅、安南等國家發出了邀請函,這分明就是挑事。
不過,中華帝國反而答應了,這大出明知天皇的意料,就連英美等國都非常驚訝,不知道中華帝國在裝什麼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