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0部分

時的元指的是墨西哥銀元,1840年的墨西哥銀元相當於清朝一庫平兩銀子,是當時道光政府財政收入198萬兩銀子的十倍,非常的狠,這時造成太平天國爆發的根本原因,也是英國妄圖毀滅中國的手段之一。

但之後的三次雅片戰爭,英國全輸了,而且輸的非常慘。前兩次英法聯軍共計損失五十萬軍隊,海軍損失很小,後一次主要戰爭在海上,英國亞洲艦隊全滅,直接經濟損失比前兩次還多,高達一億英鎊,因為海軍全部升級為鍛鐵製造的鐵甲艦了,製造成本高昂。

但真正的原因還有一條,那就是英鎊貶值了,罪魁禍首是違鈔。

來自中國的違鈔,大肆流入英國金融市場,嚴重破壞了英國貨幣經濟,造成英鎊貶值。

這一切,本傑明自然很清楚,但沒有證據,帕爾姆斯頓政府本打算用戰爭方式打敗中國,然後就違鈔一事追究中國罪行,可惜戰爭敗了,沒有人立即帕爾姆斯頓的苦心,但本傑明政府嘴上抹黑帕爾姆斯頓,心中卻在執行帕爾姆斯頓未走完的道路,那就是擴軍備戰,徹底制止來自中國的違鈔。

一方面本傑明政府發行新的英鎊紙幣,另一方面財政撥款向海軍傾斜,為此本傑明政府向英國乃至歐美各國財團大借款,在英國掀起了新一輪的造艦熱潮。

英國政府的動作,自然瞞不過中華神盾局,很快情報就傳回中國首都紫禁城。

李衛國立即召開御前會議,商討應對策略。

當然,關於違鈔一事,李衛國是矢口否認,文武百官當中很多人都猜到目前世界各國出現的違鈔跟亞投行有關,但亞投行是皇帝陛下的私人銀行,沒人敢指明。

況且,禍害歐美金融系統,破壞歐美經濟發展,這本身就附和中國的國家利益。再說了,李衛國用違鈔獲得的鉅額利潤,大部分都投資國內經濟建設和軍事建設了,一聯想到這一點,更加沒有人站出來反對了。

如果真的有那麼一天曝光了,大不了就打一架好了,哪怕跟全世界為敵又怎樣,只要是為了中國人自己好,對待外國人就算再黑點又何妨。

違鈔的事情李衛國自然會親自負責,因為除了他沒有人有那個把假幣做的跟真幣一樣的能力。

除此之外,文武百官所能議論的話題就只有軍事力量建設了。

針對英國大力發展海軍力量,誰都知道英國人這是不服,準備大搞海軍將來找中國海軍報仇。

所以,御前會議上,文武百官一致透過了海軍下一個五年發展計劃。(未完待續。)

ps: 明天就是愚人節了,也是新的一個月,除了給本書投票打賞之外,大傢什麼都不要信哦

第305章 第二戰場上的火爆諜戰

光華元年,中國神策軍海軍制定了第一個海軍五年發展計劃,打造九九艦隊案、全鐵甲戰鬥艦,以及驅逐英國和其他列強海軍在中國周邊沿海地區的勢力範圍,奪取東亞制海權。

光華五年,第四次雅片戰爭結束,中國海軍超額完成了一五計劃任務,海軍力量擴張東亞、東北亞、東南亞至整個西太平洋。

根據中英馬尼拉條約附加備忘錄的秘密規定,英國海軍勢力範圍退至北緯3度線以南,東京180度線以西。即以新加坡和婆羅洲中間海域為南北分界線,以北為中國海軍勢力範圍,以南為英國海軍勢力範圍。以本初子午線為東西分界線,以東的太平洋海域為英國海軍勢力範圍,以西的太平洋海域為中國海軍勢力範圍。

中英兩國雖然劃分了海上勢力範圍,但雙方顯然都不會滿足現有的海上勢力範圍,英國海軍早晚會捲土重來,中國海軍自然不會坐以待斃。

因此,在光華六年初李衛國召開的御前會議上,為海軍下一個五年發展計劃進行籌謀,即二五計劃,時間軸劃定在光華六年至光華十年(1871至1876年)。

九九艦隊案完成後,主力戰鬥艦總計九艘鐵甲艦和九艘穹甲巡航艦,用來巡邏警戒中國周邊沿海海域倒是足夠了,但是若用來巡航整個西太平洋地區,卻顯得數量不足了。

這是因為,海軍戰艦如今全部使用蒸汽機動力和燒煤系統,不像傳統木質風帆戰艦那樣不需要經常維護和加煤,鐵甲戰艦的蒸汽機和燒煤系統裝置面臨著老化、磨損等日常故障。

這樣一來,中國海軍的戰艦保養和戰備就顯得格外重要了。

第四次雅片戰爭結束後,中國海軍主力艦幾乎全部躺在船塢中維修保養,周邊沿海只有小型護衛艦、炮艇巡邏,深海地區根本沒有戰艦巡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