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9部分

成本低,而英國還得從海外殖民地運回礦石進行加工,成本自然高了。同時,中國的鋼鐵廠採用先進的鍊鋼方法,鋼材質量超過英國的滲碳鋼技術和德國的克虜伯鋼技術,練出來的鋼材質量最高,得到全世界各國的認同,使得中國的鋼鐵以物美價廉,價效比高贏得市場的認同。

在這種情況下,英國的鋼鐵競爭力每況愈下,跟中國展開鋼鐵價格競爭後,吃很大虧。

當中國政府針對英國發動價格戰時,國際鋼鐵價格大降,成本高的英國鋼鐵廠大幅度虧損,不到半年,很多英國私人中小型鋼鐵廠就被迫關門停產,甚至是破產了。

當然,中英間的鋼鐵價格大戰,也讓世界其他國家的鋼材工廠很受傷,比英國鋼鐵技術更弱的法國、義大利、俄國等國家也是損失慘重。不過,這當中出現了德國和美國的鋼鐵崛起。

德國因為跟中國結成戰略同盟關係,所以一些中國先進的鋼鐵技術轉讓給了德國,加上德國本身就有克虜伯鋼技術,所以冶煉出很好的鋼材能夠在中英鋼鐵價格大戰中存活下來。

而美國則除了技術上不如中國,沒有中國的先進鍊鋼技術之外,某種程度上講,其他方面跟中國不相上下,因為美國本身就是資源豐富的國家,鐵礦、煤礦分部集中易開採,生產成本甚至比中國還低,所以也在這場鋼鐵價格大戰中存活了下來。

於是,一場中英鋼鐵價格大戰,最終讓英國損失到吐血三升,中國贏得勝利,但卻也給了德國鋼鐵和美國鋼鐵崛起的機會。

這讓李衛國有些始料不及,不過他沒有放在心上,他有的是辦法。

很快,基於鋼鐵世界老大地位的中國政府開始了汽車價格戰。

此時各國都開始研究內燃機,製造出各種各樣的汽車,但整體上都不如中國造的汽車,因為一些關鍵技術和資源無法掌握。

比如中國汽車的氣缸發動機、軸承等材料,使用中國最先進的特種鋼材料。裡面甚至加入了碳化鎢、鎳鉻合金等元素,國外無法生產這種鋼材。汽車輪胎採用的橡膠,雖然全世界很多種橡膠,西方各國也尋找了很多種橡膠樹,就是無法實現汽車用輪胎標準。他們都以為中國的橡膠來自呂宋州(菲律賓)的天然橡膠樹,卻不知道真正的原始橡膠樹來自巴西熱帶雨林,李衛國故意讓全世界都以為汽車輪胎只能使用呂宋橡膠樹,把各國耍的團團轉。

這樣一來,中國一方面壓低鋼鐵價格,卻不直接出口鋼材。轉而支援民族汽車工業生產,汽車生產成本下降,但汽車銷售價格卻上漲了,中間獲利巨大,讓國外汽車同行羨慕嫉妒恨,不得不從中國進口各種發動機、軸承、輪胎等部件。

同時,中英兩國相互承認專利權一事上,英國人突然發現自己吃了大虧,以前以為中國人不會創造。只會山寨英國人的發明,為此英國政府千方百計的主動跟中國簽署專利保護條約,結果現在發現竟是自縛手腳,比如汽車的各部件相關發明和設計專利權。李衛國隨便拿出一些歷史上的經典汽車設計方案搶先申請專利,就讓中國汽車行業大放異彩,更讓英國人只能羨慕卻無法去山寨,急的直蛋疼。

看到中國的汽車工業壟斷世界市場。金燦燦和白花花的硬通貨不斷流入中國人的口袋,世界各國都是羨慕和嫉妒,除了英國之外。似乎沒有哪國敢跟中國對抗,因為中國的軍事實力強大,打敗英國三次,打敗法國、美國和俄國各一次,這種戰績已經被全世界公認為軍事強國了,沒有哪國願意去惹一個軍事強國,所以只能跟中國合作。

當然,李衛國的戰術很成功,一手大棒,一手甜棗。軍事壓迫其他國家的同時,也不忘給他們點好處。比如加強經貿和軍事合作,透過雙邊貿易互取所需,透過軍事合作,對這些國家出口武器裝備。中**事實力強大,很多世界級先進武器裝備經歷了實戰的檢驗,所以很多國家都認可。再加上德國大規模從中國進口武器裝備,這起了一個非常好的帶頭作用。而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國家利益,看不慣英國當霸主已經很多年了,跟中國展開軍事合作,提高自身國防能力,這本身就附和各國核心利益。

所以,中國丟擲經貿和軍貿的誘餌,很快就吸引了很多歐美國家的注意力,讓他們在中英兩國之間不選邊站,保持中立。

中國在軍事、科技、政治、經濟等方面全面出擊,軍事上加大軍品出口審批,允許更多的西方國家購買中國的武器裝備,當然外貿版的不可能比中國神策軍自用的好,但足以引誘西方國家了。

科技上也放開了一些出口限制,一些不影響中國世界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