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片戰爭的罪魁禍首,背後的支持者便是東印度公司等英國雅片商巨頭們。
帕爾姆斯頓召開了臨時內閣會議,以英中貿易逆差過於巨大,嚴重影響英國進出口貿易,導致英國大量財富外流唯由,要求政府採取措施制止。
“如果每年逆差一千萬英鎊,二十年後。大英帝國幾百年積累的財富將會全部送給中國人了,到時候我們英國人將一貧如洗,連非洲黑仔都不如!”
這是實情,貿易逆差將嚴重影響一國的綜合國力。削弱財富積累,最終導致國家貧窮。
歷史上的中國百年無法翻身,罪魁禍首便是雅片貿易帶來的鉅額貿易逆差和對國民的身心毒害。
如今這種事情反過來了,顯然英國不是大清。他們不會坐以待斃的。
“那你想怎麼辦?難道還要再來第四次商業戰爭(雅片戰爭)嗎?”以為王室成員反問道,他不希望再跟中國爆發戰爭了,那會影響他的利益。因為他是中國特效藥的英國分銷商之一。
帕爾姆斯頓回答道:“我不喜歡戰爭方式來解決,除非沒有辦法了。我建議讓中國重新恢復雅片貿易合法化,但顯然中國皇帝的禁菸態度非常堅決和殘忍,和平手段恐怕很難勸服他的。”
“雅片貿易合法化?這是什麼鬼話,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會同意的!”另一位王室議員冷嘲道。
“之前的清朝不是就同意了嗎?”
“因為清朝太弱了,打不過我們才被迫同意的!”
“那我們就再打敗他們一次不就行了!”
“我看你們就是好戰分子!”
“你們不懂,我們是在維護大英帝國的榮譽和利益!”
“連輸兩場戰爭了,還想再輸一場嗎?”
“放心,這一次我們不會再輸的!”
保守派和自由派頓時爭論起來,雙方爭吵不休,令首相府秒變菜市場。
只可惜,保守派下臺了,自由派執政,擁有絕對話語權。
最終自由派佔了上風,主張對華採取強硬措施,不排除訴諸武力。
不過,保守派也起到了制衡作用,令自由派無法直接繞過議會限制主動對華開戰。
最終雙方妥協的結果是英國不能主動向中國挑起戰爭,但可以豎起貿易壁壘,對中國出口到英國的商品全面加徵200%關稅,試圖用這個辦法來扭轉貿易逆差問題。
不過,自由派並不甘心,在雅片鉅商們的暗中支援下,很快收買了英國皇家海軍高層,指使英國皇家海軍在中國周邊沿海地區展開航行自由行動,故意向中國海軍挑釁,試圖製造戰爭口實,直接綁架英國政府,拖入戰爭狀態。
與此同時,英國自由派政客們也遊說了西班牙和荷蘭等國政府,指使荷蘭和西班牙分別在荷屬東印度群島和西屬菲律賓群島製造事端,挑起排華事件,引誘中國出面干預,進而製造衝突。
一旦衝突升級,戰爭不可避免,到時候就算保守派反對,自由派也可以依據英國憲法發動戰爭了。
自由派的陰謀很快開始實施,西班牙、荷蘭也有大量的雅片商人,他們積極配合英國人的行動,很快遊說西班牙政府和荷蘭政府成功,準備在荷屬東印度和西蜀菲律賓製造排華事件,挑起衝突。
與此同時,蘇伊士運河開通了,英國皇家海軍終於可以不用再繞路非洲好望角,從歐洲增援亞洲,海上距離縮短了一半。以前要半年,現在只需要三個月時間了。
這樣一來,英國皇家海軍便不用再擔心一旦和中國開戰,龐大的後勤補給壓力將不再是主要問題了。
於是。英國皇家海軍令亞洲艦隊司令克勞斯前往中國沿海實施“航行自由”行動,進行戰爭挑釁。
克勞斯在第三次雅片戰爭淞滬會戰期間被俘,這是他一生的最大恥辱,他發誓要報仇。
得到英國海軍部的命令後,克勞斯立即從印度洋艦隊調來了馬林擔任他的副手,並令馬林率領一支艦隊前往中國沿海進行挑釁。
馬林跟克勞斯可謂是獄友了,二人都在第三次雅片戰爭淞滬會戰戰場上被俘,一起被關在集中營,整天當苦工幹活,結成了深厚的友誼。絕對是好基友。
接到克勞斯的命令,馬林立刻率領一支由五艘鐵甲艦組成的艦隊,從新加坡出發,前往中國。
與此同時,蘇伊士運河開通的訊息也傳回了紫禁城。
李衛國立即召開御前會議,來自帝國六部和情報部門的官員悉數到場。
“陛下,埃及情報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