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訂造超無畏戰列艦。
這些背後的故事,俾斯麥不想提,一提一大把眼淚啊!
最終,經過俾斯麥和王凱泰二人反覆談判,敲定了新的軍購大單。
德意志帝國海軍向中華帝國支付3。2億金馬克,相當於9000萬人民幣,用於購買四艘雷神改進型超無畏戰列艦,以及相關配套設施,包括一年免費維修服務,一個基數的彈藥,4跟381毫米主炮備用炮管等。
雖然是雷神改進型,但實際上只是中華帝國自用雷神級戰列艦的效能縮水版,比中華帝國給哥倫比亞海軍建造的略好那麼一點點,看在德國人都花錢的份上。
不過也很坑,比如一年免費維修服務,看起來中華帝國已經做出很大優惠了,畢竟維修一次超無畏型戰列艦隻要要上百萬人民幣,可是如果算上德國和中華帝國的距離就知道了,德意志海軍從中華帝國接受戰艦開始,開回到德國就需要幾個月時間,往返就要半年多時間,剩下的半年時間,戰艦幾乎不會出毛病的,即便出點小毛病,德意志帝國海軍難道要花費半年時間開到中華帝國維修嗎?
顯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很坑!
不過,中華帝國也不能讓德意志小盆友太寒心了,所以雙方簽署購艦合同後,中華帝國立馬放行了龍門吊對德意志帝國的出口。
這樣一來,德意志帝國海軍得到大型龍門吊後,就可以自己建造超無畏戰列艦了。
當然,蒸汽輪機和主炮炮管等關鍵裝置,還得從中華帝國高價進口。
即便如此,德意志帝國海軍自己建造同級別的超無畏戰列艦,費用要比中華帝國建造少三分之一左右,也是相當划算的。
除了主力艦,各國還需要大批的輔助戰艦。
針對協約國集團的輔助戰艦數量和噸位,同盟國各國進行分配任務,其中大部分都被中華帝國和德意志帝國承擔了,畢竟這兩國財力雄厚。
德意志帝國壓力巨大,畢竟要面對英法俄三國海軍的威脅。
為此,應德意志帝國要求,中華帝國同意增加在塞普勒斯海軍基地的地中海艦隊規模,用來牽制法國海軍和英國海軍。
同時,中華帝國海軍地中海艦隊也可以隨時進入黑海,協助奧斯曼帝國對抗沙俄黑海艦隊。
討論完海軍,接下來的陸軍就非常容易了。
別看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帝國非常窮,養不起龐大的海軍,但兩國的陸軍規模確是非常龐大的。
德意志帝國對奧匈帝國的軍事援助很多,足夠奧匈帝國武裝一百萬大軍了。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則靠中華帝**事援助,同樣武裝了一百多萬軍隊。
而中德兩國合建的世界鐵路已經全線通車,一旦爆發戰爭,中德兩國的軍事物資可以相互彌補,還可以相互給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帝國提供援助,不指望兩國能夠打敗沙俄帝國或者法蘭西帝國,至少可以牽制法俄兩國大量的兵力,減輕中德兩國的軍事壓力。
除了軍事議題,接下來就是經貿了。
世界鐵路連線各同盟國家,就連義大利王國也是受益國家,中華帝國和德意志帝國就是希望透過經貿關係,將義大利死死的綁在同盟國的戰車上。
由於李衛國知道義大利是個有前科的國家,歷史上的一戰就是義大利先投靠同盟國,在投靠協約國,兩面三刀。
因此,李衛國對義大利非常謹慎,只能用利益去控制義大利。
一旦義大利在經貿上依賴中華帝國和德意志帝國後,那麼反水的可能性就會大大降低。
李衛國很詳細利益捆綁,畢竟國家間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
只要利益足夠,義大利應該不會反水的。
同盟國峰會結束後,同樣釋出了聯合公報,宣佈同盟國集團在未來三到五年內,海軍總噸位將增加三十萬噸,至少建造一百艘各型別戰艦。
與此同時,義大利王國、哥倫比亞合眾國、巴西帝國正是宣佈加入同盟國集團,使得同盟國集團的數量從原來的四個,增加到七個。
一時間,全世界震驚,協約國和同盟國兩大軍事集團的競爭和對抗再添新高度,越發激烈了。(未完待續。)
第439章 巴爾幹吙藥桶
全世界都被戰爭陰雲說籠罩,吙藥味道令人窒息。
同盟國峰會之後,協約國各成員國明確意識到了更嚴峻的挑戰,為了打贏戰爭,他們不得不勒緊褲腰帶,將一切資源投向軍隊,建造更多的戰艦和更多的槍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