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向中華帝國做出戰爭賠款,價息合計9。8億英鎊,即賠償4。5億英鎊,分39年還清,本息共計約9。8億英鎊;
2、劃定倫敦多格斯島區為中華帝國租界區,允許中華帝國駐兵保護,中華帝**艦自由進出,不準英國人在界內居住,允許中華帝國公民在租界區內開設工廠、學校、醫院;
3、中華帝國公民在英國享受領事裁判權,即違反英國法律需交給中華帝國,按照中華帝國法律審判;
4、英政府保證嚴禁英國人民參加任何形式的**集會、遊行和示威運動;
5、大英帝國需割讓澳洲大陸、馬來亞半島、孟加拉給中華帝國;
6、大英帝國海軍未經中華帝國允許,不得進入太平洋地區,承認中華帝國海軍在北海、波羅的海、黑海、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等水域擁有航行自由權利;
7、中英印度邊界以喜馬拉雅山脈為分界線,喜馬拉雅山歸中華帝國,英軍在印度喜馬拉雅山南側200公里內不得駐軍。
8、不得對中華帝國的商品加徵高於其他國家的關稅和雜稅,調整稅率時應與中華帝國溝通協商。
中華帝國提出的八條要求,幾乎每條都要了大英帝國的命,這哪是談判,簡直就是搶劫和強x,赤果果的再打大英帝國的臉啊。
索爾頓時氣得立刻掀翻桌子,憤而離席,其他各國旁聽人員也都是搖頭嘆氣,都認為中華帝國這是在獅子大開口,英國根本不可能答應這麼苛刻的條件。
訊息很快傳出,全世界人民為之譁然,各種說法都有,只有一些資深政客們搞明白了,中華帝國根本就是在拖延時間,時間越拖下去,軍事優勢越明顯的中華帝國就會奪取更多的利益。
索爾當然清楚,可是他不能簽字啊,這些條件如果答應了,那他剛上臺就的面臨下臺。
早知道就不該讓本傑明過早的下臺,至少簽署了和約背上黑鍋再下臺也不遲啊!
這下好了,這個黑鍋估計就得他索爾來背了。
“法克!”
索爾忍不住爆了出口,實在是氣得不輕。(未完待續。)
第361章 澳洲黃金之城
中華帝國和大英帝國一邊在瑞士談判,一邊在全世界開打。
整體上的局勢對中華帝國有利,時間拖得越久,大英帝國越被動。
西疆戰場和印度戰場的局勢變化不大,中華帝**和大英帝**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只有小規模的衝突,沒有大規模的會戰爆發。這是因為又到了五月份,西疆的嚴寒高海拔條件讓人冷得崩潰和呼吸困難。印度乾旱缺雨,到了五月份,溫度接近五十度,石頭上都可以煎雞蛋了,從中華帝國遠道而來的神策軍戰士們中暑倒下一大片,就連常年呆在印度的英軍也都受不了,寧願泡在水裡也不願意打仗。
於是,中英兩軍非常默契在這兩個地方同時停戰了。
在澳洲大陸上,隨著中華帝**不斷地增兵,大量運兵艦從中華帝國本土出發,一路南下。此前還有英國海軍亞洲艦隊在七洲洋地區攔截,如今英國亞洲艦隊早跑了,新加坡也淪陷了,整個東南亞都在中華帝國的有效控制和威懾下,荷屬東印度當局甚至還要派軍艦護航打海盜,就怕中華帝國一個不高興突然出兵東印度群島。
中華帝國要在國際上保持形象,所以並沒有主動去侵略荷蘭,這讓荷蘭人鬆口氣,也讓歐洲人鬆口氣,普遍輿論認為,只要不主動招惹中華帝國,就不會遭到中華帝國的軍事入侵。無形中,英國宣傳的中華帝國要統治全世界的論點站不住腳了,誰都知道是英國先去招惹中華帝國的,捱揍也是活該。
儘管在澳洲的英軍兵力越打越少,但澳洲太大了,77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到處是大山、沙漠、草原和森林,英軍變成了游擊隊繼續跟中華帝**打游擊戰。這讓中華帝國很頭疼,所以只能大規模調兵到澳洲,儘快圍剿掉英軍游擊隊。
新南威爾士,維多利亞城。
這裡自1851年開始,就成為全世界最熱的淘金聖地,隨便在地上撿起一塊石頭捏碎,裡面就會發現閃閃發光的黃金,向地下深挖四五十米,就可以找到淺層的金礦,瞬間引爆了全世界的淘金熱潮。
澳洲的人口能夠迅猛增長。每年來自英國、歐洲、美國和亞洲的淘金者貢獻最大,以每年幾十萬人的規模不斷增長,最**的1873年,全年新增入境者的淘金人數突破百萬。與此同時,全世界各地的商人也盯上了澳洲的黃金業務,很多商人在全世界各地採購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