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8部分

可能差了,月華早便將南陽府最著名地百年老店魚香樓整個包了下來,擺開十桌大席,大快朵頤。

席間,譚志豪終於從月華的口中聽到了最新地也是最詳細的南方戰況。

嶽州之戰幾乎沒有什麼懸念,嶽州守軍是整個大陳朝除了神武營外最精銳的五萬邊軍。而攻擊的鄂王一方,卻是新近徵集連最基本的訓練都沒有的二十餘萬烏合之眾,數量上的優勢卻無法彌補兩軍之間那天差地遠地質量上的差距。

五萬邊軍在邊軍大將鮑思明的統領之下,先以固守之策,龜縮於嶽州城中,死守不出,待鄂王軍猛攻五天,兵疲士怠。士氣低落之機,以養精蓄銳的五千精騎為奇兵,忽然自鄂王軍側後殺出,三萬嶽州守軍配合著從城中殺出,內外夾擊之下,一舉擊潰了鄂王大軍。追殺五十餘里,斬殺兩萬餘首,俘獲十餘萬眾,徹底將鄂王趙吉解救荊州的戰略擊碎。

鮑思明轄大勝之勢,留下一萬人馬留守嶽州,自率四萬邊軍與從十三萬降卒中挑選出的兩萬壯勇,南下長沙。

長沙的知府黃元祿當初面對鄂王叛軍時不敢與戰,獻城而降,因獻城之功,留任長沙。此時面對著六萬餘朝廷平叛的虎狼大軍。而長沙卻因為各處戰事吃緊,原本在長沙府駐紮地兩萬守軍連續抽調。現如今只剩下了五千殘弱之旅,哪裡抵擋得住。

怕死的黃元祿嚇破了膽子,與師爺商議一番,設下毒酒宴,將鄂王派駐在長沙的心腹守備洪大虎鳩殺,隨後憑著洪大虎隨身攜帶的軍令,再次獻城而降。

鮑思明兵不血刃攻佔長沙,徹底斷絕了鄂王南進大軍的退路,與胡廣林的南路討逆大軍形成南北夾攻之勢,將二十餘萬鄂王南進軍困在了衡山腳下。

與此同時,譚天與張朝祥這兩位當世名將在荊州展開決戰。

能夠同譚天對決疆場,並且戰而勝之,是張朝祥曾經最渴望地夢想,然而這一刻真的來臨的時候,他卻悲哀的發現,或許在這場大戰還沒有開始的時候,結局就已經註定了……

兵道如棋道,譚天就如一個絕世國手,早在佈局階段,就已然在他的對手不知不覺間將勢佔據,隨後牽著對手的鼻子步步相迫,直至將對手逼至絕路。

早在常德被破時,張朝祥便知道,這一仗他輸了……

待得嶽州被破的軍報報至面前,擺在張朝祥面前的只剩下兩條路,一條是死守荊州,然而荊州已然陷入四面包圍孤立無援的絕境,縱使譚天不攻城,只需將荊州四面圍困斷絕糧道,荊州城內地二十萬軍民守不過兩月,便要面臨斷糧之危,所以死守荊州是一條死路。

另一條路便是率軍突圍,但是這條路也絕非坦途,譚天既然已將荊州軍逼至眼前地絕境,斷不會容許十萬荊州軍突出重圍,逃回武昌,這條突圍之路必將演變成一場追逐戰,最終能有多少人返回武昌,怕只有天才曉得。

張朝祥並未選擇這兩條路中的任何一條,他選擇地是進攻,只有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即使在絕境之中,他也從未放棄過擊敗譚天這個夢想,哪怕只有一絲一毫的希望。

張朝祥開始調兵遣將,荊州軍全力蒐集船隻舢板,擺出一副順江而下,借長江水勢衝破嶽州阻礙,逃返武昌的架勢。

原本以南北夾擊之勢穩紮穩打的兩路平叛大軍的行進速度立刻加快了起來,南線五萬邊軍狂攻半日打下彌市,進抵長江南岸,與荊州隔江相望;而譚天親轄的十萬大軍則猛攻荊州北線外圍的最後一道屏障川店。

就在平叛大軍全線發動地時刻,張朝祥毅然決然的率領五萬精兵。夜出荊州,自羅甸東行,悄無聲息的消失在茫茫夜幕之中。

次日上午,終於攻克川店的北路大軍長驅直入,擺開兵馬圍攻荊州,與此同時南岸的五萬邊軍於雷州搶渡長江,在荊州東南四十餘里的王家臺登陸。迅疾北上,與北路軍合圍荊州。

十五萬大軍修整一日。於第二天上午開始了猛烈的攻城戰。

與沒有火炮地蒙人攻城不同,這一場荊州攻城戰的首回合是炮戰,如驚雷般地炮聲轟鳴中,平叛大軍在二十比四的巨大數量優勢,以及出自神武營的天下最強炮手的操控優勢,使得這一場炮戰從一開始便呈現出一面倒的趨勢。

一炷香之後,城頭的四門大將軍炮全部啞了。而攻城的二十門大將軍炮僅僅損毀一門,十九尊千斤大將軍重炮地炮口對準了荊州城四丈高的城牆,採用攻城所特有的集射法,十九門炮瞄準同一點城牆集中轟擊,縱使再堅固的城牆也無法抵擋這等恐怖的攻擊,震耳欲聾的轟鳴聲中,荊州的城牆被破開一個個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