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8部分

財致富的門路也不可能。

此外,礦產資源、森林資源屬於國家的或集體的,個人並不能據為己用。

其實,就是歷史進入了21世紀,也很少見到農民發家致富的訊息,因為在2013年,農民種地還有補助的情況下,人均每畝地的淨收益也才在300…500元左右,當然,種水果、蔬菜的收入可能更高,但是市場呢,銷路呢,這些東西沒解決之前,還不如種糧食。水果蔬菜沒銷路,只有爛在樹上和地裡,而糧食卻可以收進糧倉,放兩三年絕對沒有問題。

後世的農民又是如何修起樓房買起轎車的?只要稍為考察一番他們收入的來源,就會發現,農民的富裕並不是來自於“農業”,而是農業之外的“商業”或“工業”,打工雖然辛苦,但早期時一年也能掙幾大千,後來一年掙幾萬也不是神話,經商雖然也有風險,但經商的收益也更高,農村中的百萬富翁、千萬富翁,基本上都是來自於工商業,或在農村從事多種經營養殖什麼的。

平行時空的鳳山,之所以有所發展,也是因為鳳山獨特的地理、氣候、風光等因素,以農家樂等服務業的方式發展起來的。

有人把這一結果歸結為華夏的“剪刀差”價格政策,這個說法有一定道理。如果國家不是太過份照顧城市和工業,農民的日子會要好過一些。但是,這絕不是農民貧困農村落後的主要原因。

華夏農業發展的長期滯後,有兩個至關重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