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1部分

總理好了。”劉振風豪爽的說道。

1941年5月24日凌晨,第154軍軍部以及第109師,開始以連排為單位,進行分批分段突圍,在這次的突圍戰中,第109師的將士們跟日偽軍日以繼夜的血戰,苦戰,經歷了大小十數次的戰鬥,終於從敵人的包圍圈中突圍而出,全軍向著太嶽山區挺進,並與6月12日,在太嶽山區和楚雲飛部回師,在這次的突圍戰中,雖然第154軍的兩個主力師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失,但幹部建制還是得以完整的保留了下來,這對於部隊的休整和恢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第154軍在整個中條山一帶的軍隊中,損失是最少的。

在其他守軍全線潰退的同時,日軍以優勢的兵力和猛烈的炮火佔據了先機,迅速完成了第一階段的作戰任務——突破了中條山地區的全部防禦陣地,先後佔領了垣曲、濟源、孟縣、平陸等縣城及相關的關隘據點,封鎖了黃河北岸各渡口,完成了對**軍隊的內外側雙重包圍,隨即轉入第二階段的作戰——對數路中國守軍各陣地,反覆掃蕩。以西線為例,日軍“各兵團自11日並排向北返轉,然後又自5月15日再次轉向黃河線,如此再三反覆進行篦梳掃蕩,一直進行到6月10日。在這樣反覆掃蕩期間,各兵團所到之處消滅了敵人(按:日方的說法,指**)三千至五千名”。守軍主力在遭受慘重傷亡後先後突圍:第3、第15等軍殘部在第5集團軍司令曾萬鍾率領下西渡黃河,轉到洛陽、新安一帶整頓;第93軍主力在擺脫尾追的日軍後由禹門口渡過黃河進入陝西韓城境內;第98軍一部在武士敏的率領下進入太嶽山區;第43軍向浮山、翼城間轉進;第9軍主力在道清路西段和濟源山地遊擊數天後,分別由小渡口和官陽渡口南渡;……**中條山守軍大部退出中條山地區,中條山戰役落下了帷幕。

第一百四十章 重組國民衛隊

ps:龍劍二代向各位讀者大大求票,大家多多支援龍劍啊,覺得本書好呢,就投推薦票,收藏一下,還有就是幫忙打賞一下,嗚嗚嗚,龍劍a籤那麼長時間了,打賞卻是那麼的少,龍劍傷心啊,給點支援吧~~~

大家多多推薦龍劍的這本書,希望能夠有更多的人收藏,龍劍希望早日能夠進入分類強推,進而早日上架,呵呵。還有,希望軍迷讀者們能夠提供一些二戰太平洋戰爭的相關資料,主要是日軍南方軍編制、美軍裝備詳細清單、中國遠征軍兩次緬甸作戰資料等等,龍劍希望能夠得到非常詳細的太平洋戰爭資料,這樣有助於龍劍接下來的寫作(當然啦,龍劍自己也收集了很多,但總希望能夠更加詳實一些)。盼支援!元旦節二更,祝大家元旦快樂~~

****************************我是一條可愛的分割線******************************

1941年6月18日,劉振風在太嶽山區第154軍軍部,收到了總部的來電,來電中說到最高統帥部已經批准透過了劉振風在1940年棗宜會戰後向最高統帥部提出的國民衛隊軍制改革問題,當時劉振風提出的軍制改革是按照美國步兵師的編制標準進行改編,不過這個方案整整被拖了將近一年才得到了批覆,只是可惜,最高統帥部並不同意國民衛隊擴軍,只能在現有的十萬人編制內進行調整,同意國民衛隊在新設一個軍,下轄兩個師,但獨立第九師被廢除。最高統帥部希望劉振風能夠在七月中旬以前,將部隊的具體改編方案以及人員編制和軍官任命上報給最高統帥部以及參謀部。

劉振風看了看最高統帥部的批文後,終於會心的笑了,如果說到方案,自己早在年初的時候,就已經列好了,當時也考慮到了最高統帥部可能不會同意自己擴軍,所以當時就連每個師的編制什麼的,都已經列好了。

接下來,劉振風經過了三天時間的整理和斟酌,終於將編制草案羅列了出來:

國民衛隊重組方案,即國民衛隊下轄三個主力軍:第77軍,第154軍,第155軍,每個軍下轄兩個主力師,軍部直轄一個獨立團。國民衛隊總部直轄兩個獨立旅,另外總部警衛旅降格為總部警衛團。

具體:

一、總部:

1、總司令部在編350人

總司令由劉振風二級上將擔任,副總司令由王治邦中將擔任;

總參謀長由許忠強中將擔任;副總參謀長由衛平少將擔任;

總政治部主任由趙剛中將擔任;副主任由馬群三少將擔任;

後勤保障部主任又歐陽星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