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0部分

配馬。方便他們趕路,也未嘗沒有早點打發走這些堵心的傢伙的意思。這二百餘人都沒有武裝,禁衛軍一個騎兵小軍官帶著三十個騎兵槍兵名為護送,實為押解的一路伴隨。一路大家都沒打算走得舒服,真是曉行夜宿,吃東西都是隨身乾糧匆匆解決。在經過安州的時候兒,禁衛軍押解隊伍都沒讓他們穿城而過,瞧瞧這個禁衛軍後路最重要的據點——簡直拿他們當賊防備了!

眼見得三天就趕出了多少路出來。離開了禁衛軍在朝鮮控制的勢力範圍。葉志超他們也早就累得腰痠背痛,有些癮大的軍官簡直是生不如死——這些日子,就靠煙泡兒頂著了!開不了燈。沒有朝鮮侍女用煙籤子打煙還算小事。大家從漢城一路逃過來,也不是沒有苦過。可是死心塌地跟著這兩位倒黴悖晦地大人,雖然掙扎出一條命,可是前程也該算是完了!

這一路上,這些前淮軍軍官們看葉志超和衛汝貴的神色就很是有些不善。經常找點花頭和葉衛兩人的戈什哈磕磕碰碰。不管是他們,還是葉志超的人馬,這一路向北。心情也是越發複雜,到了後來,乾脆沉默了。

眼看得眼前官道漸漸寬敞起來,面前的稻田也積滿了水,稻秧長了老高,農人星星點點,在田地裡面勞作。百里不同風,在這個沒有電話無線電報的時代。這臨近中朝邊境地地方,還沒有被平壤一帶展開的激烈戰事波及,禁衛軍的勢力也延伸不到這裡。要知道,在平壤一帶,稻田全部拋下,積水排掉,精壯被徵發轉運物資,已經完全是一派總體戰動員的景象!德國顧問本來就是研究總體戰的,禁衛軍的參謀本部,動員起能掌握的朝鮮民力也是下手夠狠!

從警備森嚴,兵慌馬亂的平壤來到這裡,所有人都是心情一鬆。葉志超以手加額,想說什麼慶幸地話兒,最後卻是嘆了一口氣:“還好……人生幾十年,還圖什麼功業?能夠歸老田園,就該給祖宗上香了啊。”

衛汝貴也是苦笑,兩人同病相憐一路,這時心情也差不多。

正相對無言的時候兒,就看見那禁衛軍小軍官策馬過來,身後跟著幾位雄赳赳的騎兵。按照他地位分,要是在淮軍當年,葉志超馬頭面前,那是跪著頭都不敢亂抬的。這個時候兒卻只是目光隨意一掃,平胸馬馬虎虎行了一個軍禮:“葉大人,衛大人,這裡不歸咱們禁衛軍管了。前面七八里就是鐵山,有驛站。朝廷電諭,說在那裡有人接應……屬下等就此告辭。”

葉志超苦笑,和這麼個小軍官還有什麼好挑眼的?禁衛軍對著他們這些敗軍之將,那種無言的傲氣,看著就是難受,也不自覺的大家夥兒都灰溜溜地了。

他們兩萬五千人被趕得一路跑,徐一凡帶著這些禁衛軍一出手就擋住了鬼子!據說還把整個第五師團和山縣有朋那個日酋圍住了。真是天差地遠!

徐一凡怎麼就這麼能練兵?

他拱拱手:“我是革員,當不起大人的稱呼,一路護送,足感盛情……動問一句,老哥是帶隊回去,還是怎麼?”

那軍官不過二十多歲,眉毛漆黑,精悍得讓人羨慕。

他大笑一聲:“打鬼子去!咱們營長答應,護送的差使一完,就調咱們上去!在平壤,憋死人!好男兒不打這場國戰,真是白吃了餉,白讀了書!”

他瞧瞧葉志超:“大人,這不就是祖宗一直教我們地道理麼?雖然屬下出生南洋,可是還曉得精忠報國四個字!知道被異族壓在頭上的苦痛!”

他握著拳頭揮舞胳膊,一看就是德國操典調教出來地。拳頭南指。他大聲道:“咱們走哇!”幾十騎手,同時抖動馬韁,戰馬長聲嘶鳴,不少而人立而起,數十虎賁,策馬就向南疾馳而去,那些馬上的背影,是如此的朝氣蓬勃。如日之初升!

這些淮軍的殘兵敗將,呆呆的看著他們遠去,半晌之後,葉志超才調轉馬頭:“走吧……他們走他們的陽關道,咱們過咱們的獨木橋!”

少了這些禁衛軍士兵的監視護送,一行人反而更加地意興闌珊。前行不過個把鐘頭就到了鐵山。

這個地方不過是臨近中朝邊境一個小小的靠海城鎮。百十戶的居民,有一個驛站。甲午戰事起後,本來駐軍中朝邊境的靖邊練軍一部已經派了馬隊來這裡巡哨,作為耳目計。幾十個兵大爺已經將這裡糟踐得不輕,估計這一帶村子裡面已經沒有打鳴的公雞了。這二百多人一來,架勢就更加了不得。才進鎮子,葉志超的戈什哈就去號房子,給大人打公館。雖然都沒槍。可二百多穿著號衣虎皮,再加上有頂子軍官地模樣兒,誰也不敢反抗。

幾個戈什哈衝在前面。就瞧中了鎮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