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軍官轉身就走,馬靴還刻意的在會議室內踩出了最大的聲音。只有兒玉站在那裡,靜靜的看著伊藤博文,直到他抬起頭來。
“……閣下。陸海軍已經聯合奉請近衛師團長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殿下,單獨向天皇陛下行使帷幄上奏權,請陛下解散大本營幕僚機構。直領陸海軍將戰事進行下去……在您離開東京地時候,北白川宮殿下已經到東京了………”
伊藤僵在那裡,滿室不敢吭聲的文官們親眼看見這位首相大人彷彿以驚人的速度衰老下去,他臉上神色變幻,到了最後,卻變成了平靜。他摘下了自己地眼鏡,輕輕擦著鏡片,同時淡淡的道:“是山縣的主意麼?”
兒玉源太郎恭敬的行了一個軍禮:“……閣下,沒錯,是山縣閣下當初的遺命。帝國大權集於閣下之手,萬一閣下有妨害帝國和陸海軍的舉動,陸海軍將聯合行使此最後手段……閣下,請多保重。”
他輕輕的一磕馬靴,轉身大步走了出去,只留下滿室呆若木雞的文官們。
“不愧是最有政治野心地山縣呀……”伊藤低聲感慨了一句。
一切都完了,他已經失去了對局勢的掌控,不知道為什麼,這個時候更多的卻是平靜。
北白川宮不是隨便就推出來的。這位明治天皇的親弟,曾經在幕末戰爭當中被佐幕殘餘當作另外一個天皇推出,號稱“東武天皇”。隨著奧羽越列藩同盟失敗,這位當時還什麼都不懂的少兒天皇被趕下臺來,卻被長州藩保護住了。這個時候,這位親王代表陸海軍行使帷幄上奏權,就代表日本帝國的統治階層聯合在一起告訴明治天皇,如果明治不遂行他們的意志,那麼這位東武天皇不是沒有復位的可能!(真實歷史中,日本陸軍皇道派在進行二二六兵變的時候。也曾經有某宮親王乘火車趕赴東京,準備在皇道派支援下繼位,所謂日本天皇在日本國民和軍人當中絕對權威地神話,在利益集團的真實權位面前。也不過如此而已——奧斯卡按)
財閥害怕戰後破產,陸海軍害怕戰後必然的裁軍甚至在列強監督下的非軍事化,失去現在的政治地位,新貴們依附著這些財閥和軍閥。國民們正是熱血沸騰的時候……他們不願意承認失敗……自己還可笑的以為歷史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伊藤低聲苦笑,緩緩站了起來:“諸君,回家吧……,過去幾十年中一直支撐著我們前行到現在的夢,不過只是一場夢而已!”
言罷。他踉踉蹌蹌的離開了會議室。等候在門口地秘書看伊藤跌跌撞撞的出來,趕緊扶住了他。伊藤低聲道:“準備馬車……”
“閣下。回東京麼?那要車站準備專列……”
“不是,去馬關,我想去看看海……”
西元一八九四年十月五日,日本陸海軍聯合行使帷幄上奏權,明治天皇陛下解散大本營幕僚機構,直領陸海軍。明治天皇諭可,並勉勵陸海軍將戰事進行到底,膺懲清國。
同日,英國、法國、美國、義大利四國宣佈聯合調停中日戰事,並宣佈要以各國遠東艦隊聯合保證黃海渤海的中立非軍事化,所有運送軍事物資的船隻都要檢查扣留,以促進和平迅速實現。清廷喜出望外地立即表示接受,日本帝國卻暫時保持沉默。
同日,俄國駐清國公使向總理事物衙門提交照會,聲稱清國在東北的動員,已經影響了俄國在遠東的利益,而且清國禁衛軍在朝鮮的戰事也傷害了俄國在朝鮮的商業利益。俄國保留用一切手段保護自身利益的權力。而這次以領班軍機大臣掌管總理各國事物衙門的世鐸,卻強硬的回絕了俄國地照會。
風雲仍然在東北土地上激盪,這風聲當中隱隱有雷,彷彿預示著這場仍然在進行地戰事,將給東亞大地帶來百年的迴響!
“閣下,您要靜養……上車地時候,您吐血了……”
伊藤博文掙扎著從馬車上坐起,從廣島直抵馬關的鐵路還沒有開通。而伊藤堅持要乘馬車儘速前往那裡。也許是顛簸,或者是別的什麼原因,他在車上就吐血了。然後就一直昏昏沉沉的在那裡半睡半醒。
他在秘書的扶持下堅持坐了起來,裹了裹身上斗篷,從西洋式馬車的大車窗向外望去,左邊是海,右邊是山,秋日映照下,風景如畫。
“我做了一個夢,真美呀……在馬關的春帆樓,我讓李鴻章簽署了條約。我們得到了滿洲、得到了朝鮮、得到了臺灣,還有兩萬萬兩白銀的戰爭賠款……最後宴請李鴻章的時候,我請他吃了河豚魚!他的臉色真難看……這場夢裡面,沒有那個徐一凡!”
第四卷 不一樣的甲午 第七十八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