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此等血性執著,豈是小家小戶之念?楚霸王項羽年少時隨叔父項梁學劍,曾對之曰:劍,一人敵,不足學,要學,則學萬人敵。我今讀書,亦做如是觀。謀的不是一家一姓之光耀,而是中華千年綿綿不息的精神與靈運。所以讀書,就要是天下百姓為念,以天下興亡為試金石!”
這當然不是一個五歲孩子的言語,而是他作為一個三十歲男子的報負,一個擁有對歷史展所知深深憂慮和對這個民族多苦多難的悲憫。在這個時代,他不用為考英語四、六級而愁,也不用為在公司中謀一點小小的獎金而營頭鑽腦,但他在這個時代,同樣要有需要去面對的擔當的事情,他的力量儘管微不足道,但他相信這是值得他去做的事,故雖千萬人,吾往矣!
宋大柱夫婦完全聽不懂小石頭在說些什麼,他們只知道這孩子今天有著很明顯的不一樣,像是突然長大、變了一個人似的。
小石頭進前一步,長揖到地:“我對這世界仍是所知有限,對前途仍是感到迷惘,有心無力、有志難伸,請先生教我。”
鄭知慶捋了捋鬍鬚說:“好,孺子可教,不枉我深夜上山一趟。”轉頭對鄭小六說道:“鄭家學堂一直只為族裡子弟傳書授教,外族子弟,唯至親請託方可。你既然是他的姑父,那明天就去和族長請說下,我這關算是過了,按規矩每月往族裡交五貫錢學費即可。”
聽了他這幾句話,宋大柱一家原本興奮的臉又暗淡了下來。五貫?這筆錢對於富戶人家可能不算得什麼,但對於貧困如宋大柱家者,不諦於一個天文數字。宋大柱可以為了四貫錢去冒者生命危險捕捉黛蛇,五貫,又會給他們的家庭造成什麼樣的負擔?
鄭知慶一看他們的臉色就已經思忖明白這家人的顧慮,笑著說:“族裡的規矩我不好改,要不你不要來當學生吧。我最近老覺得學堂裡亂點,你要是能活動,每天早早去,幫我把屋裡簡單潑掃下,我授課時,你要累了,自然也有多餘的桌椅給你坐在一旁休息。我的書本紙筆,你也隨時可以幫我收集整理。我跟族長說說,每天再支付你六文錢工錢,可好?”
“好,多謝先生。”小石頭大喜過望的趕緊應承下來。精明如鄭小六也已經聽琴聽音的明白了過來,笑呵呵的對宋大柱夫婦說:“恭喜大舅哥和嫂子,十八叔這是讓小石頭每天都去旁聽上課,還不要錢。”
宋大柱夫婦這才明白過來是怎麼回事,激動的直欲哭了出來,當下命小石頭整衣下拜,咣咣咣連磕了三個響頭算作拜師禮。鄭知慶也不推辭,安然的接受了,只是淡淡的說:“老朽雖不才,我平生所學儘可傳付與你,只望你時刻勞記今夜之言。”繼而又問道:“我聽說石頭是你乳名,可有大名?”
“還沒有,請先生幫著取個。”宋大柱夫婦這回學乖了,趕緊打蛇隨棍上。
“嗯,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燕雀之家而有鴻鵠之志哉,難得,那麼這個孩子就叫君鴻吧。表字子燁。鴻者,高飛大雁也,燁者,光明也。”
“君鴻、宋君鴻、宋子燁,嗯,這些名字好!”鄭小六在旁連聲的地附和叫好。“十八叔,下回我再生娃兒,你也幫我取個吧?”
宋大柱高興的連夜奔到地窖中,挖取出自家釀製的野果子酒給鄭知慶和鄭小六二人滿滿的倒上。鄭知慶也表現出了驚人的豪爽和隨和,酒人碗幹!
亥時四刻,鄭氏二人醉醺醺的便出門回家了,鄭知慶提著宋大柱夫婦非要贈送的二斤臘肉自嘲道:“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今日我也算是見賢思齊了。哈哈哈~”小石頭依在籬笆院門邊目送著他們在宋大柱的陪同下搖搖晃晃地走下山去,直至身影已不可見,他並沒有立刻轉身回家,而是看著天上清亮的星星,胸中似有無數的思緒往復翻湧。
他在那裡佇立了很長時間……
=========================
作者絮語:以後為行文方便,男主角以後在自稱和對外的稱呼上一概使用正式的名字:宋君鴻和宋子燁,但在宋大柱夫婦的口中,對兒子仍會以石頭乳名稱呼。
………【第十八節 人求上進先讀書(四)】………
“君鴻表弟,你去上學堂啊?”鄭杏兒站在門口明知故問的說道,小眼睛瞪的賊亮。小說ap;自從得知這個小表弟能去學堂中唸書後,她連稱呼都改了,再不像以前那樣“喂、喂、說你呢”的亂喊一通的。
“嗯,其實只是旁聽。”宋君鴻點了下頭,想起前兩天剛去學堂時的情況。
宋大柱寅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