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部分

召開,崑山作為“十四”之外的特約代表應邀參加,而且由於他們的經驗豐富和成績斐然,讓與會代表刮目相看。因為當時崑山自費開發區的經驗中有兩條令其他開發區震動極大:一是全國其他開發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每平方公里為1�2億元投資,而崑山僅為1200萬元,是其他開發區的十分之一。這對當時缺錢辦開發區的其他地區是一個巨大的衝擊,也提供了可貴的經驗。二是崑山的開發區當時已吸收30多家企業,其中外資企業11家,內資企業19家,幾年來累計的工業產值為15�39億元,出口創匯4079萬美元,利稅1�2億元。這個數字在全國那麼多國家級開發區中名列廣州和上海之後,成為“老三”。小崑山的“地下開發區”竟然比國家級開發區強大和高效那麼多,讓那些老大哥們實感慚愧。

種種跡象表明,崑山開發區將有出頭之日了。

老練的吳克銓沒有陶醉,他深知中國的政治體制和社會特性,一個沒有得到“上級”認可和正式批准的開發區,即使再有經驗,再有效益,也照樣可能一夜之間被毀滅掉。

什麼事都沒有比把“出生證”辦下來更重要的了!吳克銓多次在縣政府會議上強調道。而他內心清楚,這事非得自己親自出面“跑”才可能辦好。於是他一邊讓秘書整理出中央領導來崑山視察時的講話要點,一邊讓辦公室訂票。第二天他便到了南京——吳克銓深知,要想得到“國家級”待遇,你首先要得到“省級”待遇。

第18章崑山的稱王之路(21)

改革開放以後,江蘇省繼彭衝同志當書記後的數任領導,都是十分堅定地支援改革,尤其對蘇州和崑山的工作相當重視。崑山搞開發區初期,時任江蘇省委書記韓培信和女省長顧秀蓮,都非常關心。1986年,崑山自己搞起來的開發區已經瞞不住了。當年秋天的某日,韓培信書記來到崑山,就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