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們忙忙碌碌,村長親自上陣,小孩子也在幫忙,先生則在旁指導。
有村民看著先生,小聲道,“其實我們這樣做,也未必能行是吧?那些妖魔,可是連仙人都怕的……”
“行與不行,不是你說的。”
先生皺眉看去,眼神冷了些,“知其不可為就不為麼?錯了!結果如何並不重要,只要用心去做了,就能為這天地留下浩然正氣,哪怕人不在了,正氣依舊長存,只要有正氣在,我們人類就絕不會滅亡。”
村民很是迷惑,“先生說的我不太懂,人不在不就死了麼,最多有點鬼魂,那正氣又是什麼?”
“正氣為何?”
先生端正衣冠,慷慨凜然,“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正氣充塞於天地之間,是人世間乃至宇宙最基礎最重要的力量,它至善,至強,只要正氣長存,人類就能永遠的繁衍下去,有正氣在,無論這天地發生什麼大變,遇到什麼妖魔,哪怕我們都死了,也不用懼怕!”
村民一臉茫然,“先生,正氣這麼厲害,那它是怎麼來的?”
先生顯出幾分和色,“夫子曰,人性本善,那正氣就從這善字上來,若人人向善,勇於向一切邪惡鬥爭,自身能生出正氣,讓天地運轉自如,讓人類生生不息,比如你們現在做的,看似無用,但能讓天地間多出許多正氣。”
村民更加迷惘了,“我們有了正氣,就不怕妖魔了?可我一看到妖魔就腿軟啊……”
先生緩緩道,“一人一村的正氣不足以對抗妖魔,但如果天下人皆是如此,那麼天地間的正氣自然也就多了,也就不怕什麼妖魔鬼怪了。”
村民有些呆滯,“怕那時人都死光了,就算有正氣,我們也不能活過來了啊?”
先生頗顯深意的看了他一眼,“你不必再問了,照我說的去做吧。”
村民只是不住點頭,“知道了,先生你是讀過聖賢書,知道大道理的人,我們當然聽你的了。”
“凡夫愚子,不足教也。”
先生暗暗的嘆了口氣,踱往一邊去了。
在遠處看著他們的楊梅,眼神卻漸漸變了。
她修煉的慈心之道,正是以至善為基礎,也因此,周舒把正氣訣交給她去參悟,她時時念誦,總覺得和慈心之道極為相通,但隔著一層紙怎麼也破不開。
她走到人世間,領略人世間的艱苦,有所感的時候,那先生的一番論道,正當其時,是絕大的啟示。
隱隱約約間,她不自覺的施展起了正氣訣,這個她一直不會使用的法訣。
剎那間,她眼睛一亮,看了許多不一樣的景象。
那忙碌的村莊中,每個人的頭上,都飄起了一層淡淡的青色煙霧,有的很淺,有的略濃,而那先生頭頂,一道青氣彷如實質,直升到半空中,蔚為可觀。
“這難道就是正氣,是可以觀察到的麼?”
楊梅暗暗思忖,漸有所悟,依照正氣訣裡的記述,順其自然的感召起來。
那些正氣,在正氣訣的感召之下,漸漸的匯聚散開,雖然無法將它們吸引過來,但顯然,正氣訣已經對它們造成了影響,也就是說,這些青氣,就是正氣訣裡所說的正氣。
“我懂了一點善惡法則?”
便是再愚鈍,此時的楊梅也已明白過來,她的確瞭解了一些善惡法則,可以利用正氣訣來感知正氣了。
是天意也是苦心。
和慈心之道一見得緣的楊梅,又在一刻頓悟,終於初步瞭解了慈心之道的根本法則,善惡法則,對她來說,這可能是最大的進步,只要堅持領悟下去,她的慈心之道終將得到法則之力,一步登天。
相比舒之道,她的道只能融入善惡法則,兩者相輔相成,更成熟也更默契。
周舒的舒之道,可以相容任何法訣力量和法則,雖然博大,但也寬泛,只有完全成形時才是最強的時候。
村民還在忙碌。
看著走過來的先生,有村婦小聲道,“先生,除了這些,我們還能做什麼啊?”
村婦們紛紛點頭,“是啊,我們準備糧食,捕捉野獸,建築村莊防禦,但還有很多時間空著,我們能用來做什麼呢,為了孩子,我們可以做任何事的。”
適才的爭辯,讓先生有些厭煩,淡然道,“不敬蒼生敬鬼神,你們閒了,就拜拜大仙罷。”
村婦們一合計,擺出一面佛龕,膜拜祈禱。
她們拜的,是救苦救難,普度眾生的慈